大明之暴君归来

大明之暴君归来

第0021廷推阁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登坛祭天仪式之后的第二天清晨五更时分,天还未放亮,当午门旁的鼓楼上传来第一通晨鼓,南京城各座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六街尘起鼓隆隆。

随着鼓声响起,文武百官们峨冠博带,进入宫城,站在武英殿外的朝房中等候。

今日是新帝御朝听政的第一天,三通鼓过后,文武百官匆匆从朝房中走出,往武英殿行去。

诸臣到了殿门口,按照文东武西,再按照职务和品级区别,排成两班,鱼贯而入,四个御史分班面向北立,负责纠仪。

过了片刻,内官传呼:“皇帝驾到!”

朱由渠头戴十二旒冕冠,身上穿了极为隆重的冕服,他面带肃容,在一大群服饰华美的内官们的簇拥中乘撵进殿,升入御座以后,然后有仪表堂堂,声音洪亮的鸿胪寺官高唱:“入班行礼!

随即文武百官面向御座,依照鸿胪寺官的唱赞,垂首肃颜,稽首山呼万岁!

登基典礼过后,朱由渠又为堂兄崇祯皇帝举行了隆重的追悼活动。

上崇祯帝庙谥为“思宗烈皇帝”,周皇后为“孝节皇后”。又尊福恭王朱常洵为“恭皇帝”,福王正妃为“孝诚皇后”,生母太妃邹氏为“仁寿皇太后”,尊万历郑贵妃为“孝宁太皇太后”。

傍晚时分,朱由渠又把自己登基后的第一份御札润色一遍:朕以菲德,获承大统,以临士民之上,属时多艰,未知攸济,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甲申之祸,千古未有,是用夙夜震悼于朕心,念皇兄辱于流贼,悯生灵重患于兵革,饮泣尝胆,不遑宁居,唯尔四方士民,抱负忠义,其伊恤朕躬,以共济于艰难,以致安于宗社。

州县民户募师勤王,调发之烦,当厚与抚循,赋敛之厚,当议蠲免。法令之弊,当议改更。溃兵为盗,许令自新。返邪归正者宽其前罪,能杀贼自效者以军功论。亡官失爵,全部恢复。因乱去官者,限一月还任。欠官府旧债,一律免除。许臣庶上言民间疾苦,虽诋讦亦不加罪。

贼吏为奸,罪不可贷,当遣使按治,置于典型。乎天下之士民,未忘我之祖宗,当同心以相扶;天下之军民,不愿沦于贼寇,当协力以相保守,国势既昌,天命益固,庶几邻敌悔祸,则予一人以宁,尔亦有无穷之闻,不其韪欤。故滋诏示,想宜知悉。

皇帝手书,是为御札,盖上印玺,即为诏书。当天夜里,朱由渠这份宣布登基,号召全国军民保家卫国的诏书,连夜发往南方各省,这道诏书将如同刺破黎明前黑暗的第一道曙光,让全国军民知道:福王已继承大统,大明并没有亡国,帝国还大有希望。

新皇登基第二日,吏部草拟了入阁的人员名单,上面有四个人:兵部尚书史可法、户部尚书高弘图、礼部尚书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四个全是东林党,且都有一个共同点,得罪过朱由渠。

这份提名名单是东林党成员精心挑选规划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试探一下朱由渠对他们的态度。

朱由渠看到名单后,心下已十分了然,他连夜招来马士英、卢九德、刘孔昭、赵之龙等人廷对商议。几乎是孤身入京的他,暂时只能依靠几个助他上位的内臣和勋贵来对抗东林党了,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议后,众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皇宫,为马上到来的内阁大选提前做着准备了。

第二日,朱由渠果断的否决了吏部草拟的名单,众人得知消息后很慌张,以为新皇的反攻倒算就要开始了。

正在他们积极密谋寻找应对之策的时候,朱由渠突然又给吏部下了一道手谕:“推选阁臣乃新朝首重之事,当召集五品以上文武勋贵集议,公选廷推,以示公正。朝中贤人士大夫甚多,必使人人皆有机会。”

看到这条谕令,东林党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史可法考虑到新内阁的重要性,也认为搞个公开推选更有说服力,因此邀请了魏国公徐宏基、抚宁侯朱国弼、安远侯柳祚昌、灵璧侯汤国祚、忭城伯赵之龙、东宁伯焦梦熊、南和伯方一元、诚意伯刘孔昭、成安伯郭祚等一干南京勋臣来共商国事。

会议伊始,众人就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虽然人多口杂但结果却比较一致,一轮下来史可法、高宏图、姜曰广就毫无悬念地被选出来了,其中史可法凭借着道德素养,累有军功,朝堂内外积累的声威毫无疑问的被推选而入,高宏图也凭借着户部的重要和深厚的人脉资历,入选,不过选三个似乎不够,于是大家接着想,继续选又把东林党的老干部张慎言选举做了吏部尚书,到此选举结束。

从结果上看,很圆满,内阁成员都是清一色东林党骨干,还顺道掌握了吏部和户部,得到了用人权和财权,真正实现了很好很强大的愿望。

东林党人都很满意,被邀请过来打酱油的勋贵之首魏国公徐宏基对廷选的结果也没什么异议,正当他打了个哈气,准备早点回家和美妾做乐的时候,一个尖锐突兀的声音搅乱了徐宏基的美梦。

“本镇要入阁!”刘孔昭气定神闲的道,毫不在意周围文武大臣惊诧,不可思议的眼神。

史可法原先还以为耳背听错了,看到其他人的反应后,这才确定没听错,他皱着眉头道:“本朝无勋臣入阁例。”

殿内其他诸臣也觉得刘孔昭的毛遂自荐非常可笑,也为他的厚脸皮啧啧称奇,纷纷交头接耳的低声议论着。言语中不发讽刺挖苦之意。

正当众人觉得这个搞笑的小插曲即将过去之后,刘孔昭突然义愤填膺的道:“本镇是勋臣,碍于祖制,不入阁也无可厚非,马瑶草有拥立大功,又是挂兵部堂印的封疆,科名、资历、功勋都够了,为什么也不可以入阁!”

随着他话音落下,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静之中,东林党人一时间竟没了应对之词。

功臣子嗣不能入阁是祖制规定,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勋都没用,但马士英不是勋臣,他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科名、资历、功勋也是有目共睹,为了不让他入阁想找个好借口又实在太难,所以大家都有意排挤他,故意不提他,不荐他,目的就是不让其入阁。

现在经刘孔昭这么一说,颇让殿内诸人有些下不来台,最后众人不得不表示马瑶草拥立有功应予以入阁作奖励,因此同意马士英入阁。

马士英坐在殿内一角,看着众人议论纷纷,至始至终没有发表一言,不过他也不完全是木偶,每当有人看向他的时候,他都会礼貌的报之以微笑。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东林诸人也不方便再找他茬了。

东林大臣们好不容易控制了内阁却突然插进来了一个马士英,没辙,他们决定再多拉几个道友入阁,以后马士英要是敢和他们做对就用吐沫星子淹死他!

在大家的苦心思索下刘宗周、徐石麒等对东林党十分友好的同仁也有幸进入了名单中。

一场隆重的廷推下来,新朝的领导班子算是初步定下来了

朱由渠御笔亲点礼部尚书史可法为首辅,兵部尚书马士英为次辅。

高宏图以户部尚书,赐东阁大学士,入阁。

徐石麟以刑部尚书。赐东阁大学士,入阁。

姜曰广以工部尚书,赐东阁大学士,入阁。

吕大器以吏部左侍郎,赐东阁大学士,入阁。

张慎言担任吏部尚书,没入阁,加了散秩。

儒学泰斗,刚正不阿的刘宗周担任左都御史,负责弹劾监察百官。

整个领导班子中,东林党人占据了五个重要席位,还有亲东林的占据了两个,非东林的只有马士英一个。

东林党很强大,真的很强大!

当朱由渠看到朝臣廷推的名单后,心中唯有这一个念头!

放眼望去,整个南直隶,无论是在职的,待业的还是退休的;无论是在朝的,在野的还是家里蹲的,处处都有东林党人的身影。

在朝的已经不用说了。

在野的诸如东林党魁,在籍礼部侍郎钱谦益,此前一直奋斗在第二战线上从事舆论宣传,打造声势引导公论。

除老一辈党人外,后起之秀也是辈出,在江南极富盛名的复社就是东林党的同宗,年轻的复社子弟们是东林党人的坚强后盾。

这是一股多么恐怖的力量!

阅读大明之暴君归来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