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五洲

烽火五洲

第四十一章 策论十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赵敬元接过竹简,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览,边看边不住地由衷赞叹:

“好!好啊!妙哉,妙哉!”

见赵敬元如饥似渴地专心阅览洛廷芳的书简,凌斯楚也为他的这位搭档开心。

朝中终究还是有识货之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当朝相国,位高权重,极为关键,这将为洛廷芳提供不少有利机会。

终于,赵敬元合上了书简,如同被洗礼了一般,闭目不语,而后缓缓睁开眼睛,叹道:

“若依此论行事,就算不能天下一统,沣水也必将成为五洲中最强的存在。如此宏伟之策,你如何想出的?”

“相国过奖了。”洛廷芳行礼平静解释道: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理。

合和时期,五洲本为一家,后因地方氏族强大便分为了五国,近百年来五国纷争不断,百姓也因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天下一统早已是大势所趋,然而,要想一统天下,必要有人、有粮、有地、有器,四者相辅相成,方能成就伟业。

有粮便可供养更多的人,从而组建更庞大的军队。

在人和粮的基础上,辅以精良的武器装备,便可拥有战力非凡的军队,有战力非凡的军队便可攻城夺地。

夺地之后,有人、有粮、有武器便可守之,一夺一守,天下尽在眼前。周山有器无粮,赤焰亦是粮草不足,这是他们发展时难以逾越的障碍,至于多宝,举国上下唯利是图,心思都在赚钱上,还有一个鹿谷,向来弱小,只得依附赤焰存活,更是不足为虑。

纵观五国,唯有沣水有可能解决粮的问题,从而得到强有力的发展。”

“如何实现?”赵敬元迫不及待地问。

“分三步。”洛廷芳有条不紊地答道:

“第一步,治理西部水患,彻底解决粮的问题,这也是全局的基础。第二步,扩建莱安、芜泽,巩固西部,同时修筑驰道,打通东西。第三步,引民来居。至此,内政可定。”

“内政定了之后呢?”赵敬元集中精神追问。

“建制新军。”洛廷芳坚定地答道,这个答案显然正好与赵敬元想法不谋而合:

“没有强大的新军,国土便不能守,因此,新军组建已是迫在眉睫!

纵观五国,战力双雄当属赤焰和周山,前者有凤凰加持又有强大的铁骑支撑,实力当属五国之最,而后者则是兵器先进,军备强大,实力紧随赤焰之后。

与两国相比,无论是沣水还是多宝,大多在拾人牙慧,军队建制落后,兵器老旧,甚至威力强大的兵器皆需从他国购置,如此做法无异于授人以柄,坐以待毙!鹿谷更是几乎沦为了赤焰的属国。”

这番话刺痛了赵敬元的神经,他一直为沣水军队老化的事情发愁,上将军也有此担忧。

沣水军中所用的上好兵器装备皆需从周山进购,抛开高昂的价格不说,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国家安危岂能假手他国。

既然洛廷芳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必已有应对之策,于是,赵敬元郑重询问道:

“你有何良策?”

“确有一策。”洛廷芳不紧不慢道:

“天下无恒强,想办法击溃敌人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的优势,顺势而为。”

“别绕弯子,直说。”赵敬元皱了皱眉,不悦地催促道。

“是。”洛廷芳恭敬地回礼,直抒胸臆:

“一个军士从出生到上战场至少需要十数年,而打造一件上好兵器只需短短数月。

军士若受伤,轻则需要十几天恢复,重则终生伤残不可逆,这意味着十数年的培养将毁于一旦,而兵器则不同,兵器受损,轻则可在数天内修复,重则只需花数月重造即可。

再者,军士一人只能执一剑,而强劲的弓弩一次可同时发出十支弩箭,且穿云破甲,威力无穷。”

“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赵敬元失望地说:

“本相也想打造上好兵器,以器代人,奈何沣水偏偏缺少上等铁矿,天下寒铁尽出周山,本相也是难为无米之炊!”

“非也,”洛廷芳摇头否认,提醒道:

“为何要以周山长处来比沣水短处?相国不妨换种思路,想想沣水有何长处?”

赵敬元疑惑地看着洛廷芳,大脑中仔细搜索着沣水的长处,终于略带无奈地说:

“沣水多产药材,但也只能是在救助伤员时起更好的治愈之效罢了。”

“相国说的对。”洛廷芳眼中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治愈之效意味着沣水军士比他国军士恢复的更快,军队人员损伤更小,但相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药有良药,也有毒药。”

“毒药?”赵敬元好像被点醒了,将信将疑地看着洛廷芳,默许对方继续说下去。

“不错。”洛廷芳肯定道:

“良药治病,毒药制器。论上乘铁矿,沣水自是不如周山,但论起世间百草,没有任何一国可与沣水相比,谁说战场上只能用铁器拼杀?”

赵敬元突然恍悟,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又觉哪里不对,皱眉担忧地说道:

“想法不错,只是面对整个军队,靠药草这种微弱的毒是否真的起作用?”

“单靠药草当然费力,但若加上空气、水、风等传播,则威力不可估量。”洛廷芳笃定道:

“既然沣水的长处在此,那便要从这些地方入手,将其发挥到极致,亦能有战无不胜之效。沣水要想在五洲大地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摆脱对他国军事的依赖,否则永远没有资格谈强大,更谈不到一统天下。”

赵敬元此时算是听通透了,沣水以前之所以在军事上力不从心,皆因铁矿、兵器过度依赖周山进购,难免仰人鼻息,永远不可能拥有五洲大地上真正最强大的实力。

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踏实安心,即便开头慢一点,可有朝一日旦有所成,必将所向披靡。他不由感叹道:

“自强方有出路,靠别人过日子终是如履薄冰。我会与上将军商讨,奏禀大王组建新军,并集全国之力求能人异士,发挥我沣水长处,研制新式武器。保沣水国泰民安,日后一统天下!”

“相国英明!”洛廷芳欣慰道。

在氏族林立的沣水朝中,有人可纳平民之言着实不易,更何况此人还是位居群臣之首的相国,由他出面去说服沣水王,胜算会大大增加,如此一来,国家未来可期,天下一统不远矣。

“本相还有一问。”赵敬元用智慧的眼光看着洛廷芳。

“相国请问。”后者爽快地说。

“内政已安、新军已建之后,该当如何?”

洛廷芳欣然一笑,坦荡答道:

“水到渠成,一统天下。使周山与赤焰相争,沣水则趁机整治内政和军队。

十年治水建军,十年发展蓄力,十年征战统一,届时西灭周山,南取赤焰,顺带收了鹿谷,多宝独木难支,自会归降。

三十年后,天下一统,万民归顺,重开盛世之治。”

洛廷芳慷慨激昂地陈词完毕,空气仿佛凝固,赵敬元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

“你的这部策论,我明日会呈报大王。下去休息吧。”

洛凌二人对视一眼,恭敬地回了个“是。”便走出书房,关上门。

洛廷芳走在相府走廊上,步履稳健,举止得体,看似与往常无异,实则正在努力克制着激动的心情,使自己显得稳重些,以免被人说轻浮,影响事情发展。

他并非为自己高兴,而是为国家和天下百姓高兴,只要谏言得到沣水王的采纳,那么沣水定会在统一战争中取得极大胜算,持续上百年的战乱必将结束,黎民苍生将会得到休养。

到那时,方能不负老师教诲:使生灵有所养,万民有所归。

若能达成此愿,也不枉自己在这乱世间走一遭。

回到府宅后,洛廷芳正要进房间,却被凌斯楚叫住了:

“喂。”

他回过头问:

“何事?”

“你要向他讨官职吗?”凌斯楚提醒道。

“不要。”洛廷芳笑着摇摇头。

“还是要一个吧,好办事,也可留个功名。”凌斯楚建议。

“好意心领了,但情况不一样。”洛廷芳云淡风轻地说:

“我做此事并非为了功名,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此时给我官职和功名,定然会产生极大阻力,反倒不利于事情推进,远不如自上而下的推动效果好。

只要能使五洲百姓日后过上安生日子,我一个小小的洛廷芳有没有功名又有何妨?我相信赵相国定会说服大王。”

“赵相国倒是不难说服沣水王,但他能说服太子吗?”凌斯楚的回答仿佛一盆凉水浇到洛廷芳头上。

沣水王年事已高,纵然能采纳赵敬元的谏言,但恐怕身体难以再支撑三十年,太子的意向会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变数,届时他若叫停了改革,那么所有的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令人更担忧的是,这位太子偏偏是个极为激进之人,崇尚周山的武力,睚眦必报,要他隐忍三十年,是个很大的难题。

“走一步看一步吧。”洛廷芳沉重地叹了口气,说完便走进房间,关上房门,希望老沣水王能活得久一些吧。

阅读烽火五洲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