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窃

不窃

第178章 赵长蒙的过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花落了一地,赵长蒙愤怒地冲进去救母亲,却被二婶一凳子砸晕了。

屋内吵吵嚷嚷,两公母顾不得他,在屋内各种翻找,仗着他年纪小,声音并没有刻意压着——原来他们想要他家世袭的官职。

做梦!

他仰头望着死透了的母亲,忍痛悄悄爬出去,并锁上了门,在两公母的大喊大叫里,飞快跑去县衙报案。

县衙收了二叔二婶的好处,包庇了他们,并借口诬告反坐,要求剥夺他的继承权。

赵长蒙觉得自己笨死了,遂连夜逃离家乡,一路向北,他要进京告御状。

可是告御状哪里那么简单?

少年从未出过远门,仅有的常识还是听说书先生讲的。他一路上遇到过好人,也遇到过坏人,渐渐性子沉静了下来,学会了伪装自己。

少年跌跌撞撞闯进京师,盘缠耗尽,处处撞壁,根本没人理会他这个落魄少年。

当再一次被衙门撵出来后,他独自坐在一家寺庙门口,饥肠辘辘,浑身疲惫,特意整理过的仪容带上了狼狈,显得像个可怜虫。

他意兴阑珊地将状纸扔在脚边,靠着墙箕坐,自暴自弃地想,实在不行,就去当和尚吧,好歹有口饭吃!

就在他快要饿晕的时候,一声黄鹂似的娇嫩女声传来:“咦,你这状纸写得不对!”

身穿粉裙,玉雪可爱的小女孩站在他身边,拧着身子看状纸,磕磕绊绊念了一段,指着几个地方道:“哎呀,状纸不是这么写的,格式错啦,衙门不会收的!”

小女孩望之不过六七岁,瞧上去白白净净,显然极受家中宠爱。

他顾不得细瞧,连忙请教:“那该怎么写?”

小女孩想了想,老气横秋地指点他:“一般衙门附近都有书铺,尤其是正阳门那边,分布了许多。书铺里有人专门代写状纸,花点钱就可以。”

花钱,赵长蒙刚亮起的眸子再次暗了下去。这份状纸是他用身上最后一点饰品,找了个秀才写的,这都不行,书铺又得花多少钱才行?

似乎瞧出了他的窘迫,小女孩转头望向身后跟住持说话的母亲,牵了牵衣角,小声说了什么。那位夫人噙着和蔼的笑,温声问过情况后,给了他一把大钱,并指点他应该去哪处官署告状。

赵长蒙照着母女俩的指点,重新找书铺写了状纸,再去官署,果然成了!

大约是他年纪太小,案子太过恶劣,事情很快上达天听,先帝亲自下旨斩了二叔二婶,收拾了县衙狗官,并将世袭武官的职位还给了他。

赵长蒙经此一遭,突然不想回乡,不想去他爹待过的军队了。他想主持公道,当个能明辨是非的官。可是这个活儿一般是文官来干,而武官想要管刑狱,唯有去白泽卫。

约莫是他年纪小,先帝也不放心他独自呆在家乡,竟然真个同意了。

他报了仇,有了崭新的人生,他想要好好谢谢那对母女,那是他们一家的贵人。

赵长蒙第一次领了薪俸后,高高兴兴去净慈寺门口蹲守,希望能再见到那对母女。

然而,寺里的小沙弥告诉他,那个小女孩,丢了,再也没寻回来。

钱袋落进尘埃里,赵长蒙恍恍惚惚意识到,那个对他有大恩的小仙子,丢了。

他都没有记住她长什么样儿,只记得特别可爱。

许多年后,小仙子回来了,却不爱笑了,更不认识他了。看他的眼神,带着警惕,认为他是钟岳的政敌。

赵长蒙哭笑不得,从此退避三舍,再不敢去招惹她。

只要小仙子平安开心就好,记不记得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某种时机上来说,如果当年不是为了指点他,她们母女俩可能早离寺回住处了,那样小仙子也不会被人掳走。

他欠了钟家许多债,唯有尽力保驾护航,祈求他们一生喜乐安康。

小仙子遭人退婚那次,他其实就在不远处,却不敢上前,怕带累了小仙子的名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随便扯了个莽夫跟未婚夫对峙。

事后,他找茬把那个脏心烂肺的未婚夫关了一段时间,算是给他个教训。

理由冠冕堂皇,别人只以为是朝廷鹰犬又发疯咬人,没人往小仙子一家身上想,那就很好——他并不想玷污了钟家的清名。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终结在六年前榆林之战。

小仙子走了,为了救那个莽夫走了。

赵长蒙大哭了一场,头一次后悔自己进了白泽卫,而不是子承父业。

更令他接受不了的是,一年后,小仙子的女儿靠着踢馆进了白泽卫。

仙子之女足踏尘泥,不光下了凡间,进的还是官场最遭人指摘的官署。

若是这姑娘学坏了,他要怎么跟恩人一家交代?

秋风吹过官署,白泽卫掌印指挥使赵长蒙捧着凉透了的茶水,轻轻勾了下唇角,似哭似笑。

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善良聪慧的女子,命途却那般坎坷,总是不能与家人团圆呢?

当年的小仙子心思纯净,对人对事怀着怜悯与正义,她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成为了邪教的圣母?

赵长蒙想不通,只觉得宿命对他的小仙子不公极了。

他低头握了握手,心说姓陆的莽夫当年塞闺女进来的时候,有句话倒是没说错:

“她没死,但她可能会需要一个公道,需要一个能制裁恶人的人。我希望你能把我闺女培养成这个人。”

阅读不窃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