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乱世之四国称雄

战国乱世之四国称雄

第十二章初登基,确政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王上薨世了”宦官黄忠的一声高喊,打破了原有的寂静,宫中顿时被悲伤的气氛笼罩。

太子赢昊听到父王赢析去世的消息,悲伤瞬间涌上心头,急奔到宫中。

此时的宫内侍女宦官们正在挂白绫,忙碌着葬礼事宜。

太子赢昊哭着走进存放秦王赢析的灵殿内,悲伤着说:“父王,你怎么走了呢?孩儿还有很多治国理政的东西需要请教你呢!孩儿不舍啊!”说着说着,其他兄弟也来到了这,灵堂内顿时被悲伤气氛笼罩。

按照秦礼,太子需守孝三天,待先王下葬,才可继位。

就这样太子赢昊守灵三天,在这期间,赢昊真情流露,眼睛都哭红了。

三天后,浩大的送葬队伍在王宫内出发,沿大街,出城外,来到岐山脚下,葬于宣陵。

安葬完先王赢析后,在丞相司马彦的安排下,开始准备继位大典。

宫中白绫换红绫,悲伤气氛逐渐被欢快所掩盖。

第二天早上,赢昊身穿黑龙袍,头戴冕旒正式登基,秦帝国也掀开了新的篇章。

当天早朝,刚登基的赢昊充满威严般端坐在上,自带的王者之气让人不自觉的感到后怕,群臣瞬间觉得脑子一片空白。

只听宦官黄忠高喊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才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来。

这时司马彦开口道:“王上刚刚登基,举国欢庆,但国事也不能懈怠,请王上做指示。”

秦王赢昊略加思考后,说:“没有,各司其职即可。”

“遵旨”

“那没有事情,就退朝吧!”说完,秦王赢昊便向后宫走去。

“恭送王上”众臣高喊

随后也都陆续离开。

走在路上,大夫严谡拦下丞相司马彦,说:“按理说新王登基,都应该烧上几把火,可不知为何大王竟什么也没说,丞相大人你觉得王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丞相司马彦瞧了瞧严稷,摇摇头,话也没说,便走了。

大夫严稷见状,也没继续问道,便也随之离开了。

其实司马彦也不知道王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甚至猜想到压根王上就没有火要发。

当天退朝后,赢昊便换上平常百姓衣服离开王宫,微服私访去了。

随行的有宦官黄忠,公子乐,公子子期三人。

首先来到的是大街上,转了一圈,百姓人人遵守秦法,街道井然有序,赢昊很是满意。

其次来到咸阳令着,这一去,很是恼火,官职冗杂,职责不清,成为制约秦国更好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随后赢昊便返回宫中,针对问题,急召丞相司马彦,大将军赢景,大夫严稷,来宫议事。

黄忠宣令后,三人以为有大事发生,急匆匆的便往宫中去。

来到宫中,拜见赢昊后,丞相司马彦问:“不知王上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赢昊严肃着说道:“今召你们前来,是想商量商量官职变动情况。”

大夫严稷看了看赢昊,不解得问:“官职变动,王上自己定即可,为何让我们前来?”

赢昊还是严肃的说:“寡人想要简化官职,创立新的官制。”

三人都表现很吃惊,因为这是大事,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动乱,更何况新王才登基,根基不稳,容易让人借此作乱。

久久不开口的大将军赢景发话说:“不知王上为何要创立新的官职?”说完便将目光转移到这位王上身上。

其他两人听到后,也将目光看向秦王赢昊,想要知道答案。

赢昊解释道:“昨天我去视察时,发现职位较多,中央向地方传达命令一级一级很是缓慢,这样严重影响了政令的传达,导致办事效率缓慢,影响秦国发展,所以我想简化官职,使其政令可以更快更有效的传达。”

丞相司马彦听后,率先表示同意。

其他两人看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一个月内,他们四人没出过宫门,都在讨论新的官制,以致外边众说纷纭。

一个月后的早朝,四人终于出关,但其他官员则有些担忧,毕竟他们在宫中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赢昊坐在王位上,让宦官黄忠宣旨:“奉天承运,王上诏曰

特公布三令

一改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废除多余官职,地方废分封,设郡县制

二设虎牙卫,保卫宫城,大将军为拓拔宏

三设情报机关天机阁,负责收集各国情报,阁主为严稷

钦此”

顿时下边嘈杂起来

随后黄忠又说:“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臣都不说话了。

这时丞相司马彦带头说:“愿遵王上旨意”

随后大将军赢景,大夫严稷也跟着表示同意。

众臣看后,也无话可说,纷纷赞同。

这次进展顺利,秦国自开展新官制以来,政令自上而下,传达快捷,秦国得到更好发展。

阅读战国乱世之四国称雄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