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天碑录

山海天碑录

第64章买马遇事儿上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阿义的另一面(六)

“这一界。。。果然啊。。。”

另一个阿义吐出六个字,可其中包含了无数信息,但阿义却无从得知,这抓耳挠腮的感觉一下子让阿义心神回归本来。。。他觉着,这人果然不是他,只是幻化成他模样的大魔,他阿义从来都是有啥说啥,绝不藏着掖着,至于骗王庶等人的事儿,他直接忽略。

“这一界咋啦?果然啥?”

“哼另一个吾的魂魄,居然这么憨,有辱。。。”

他又在关键时刻停下,即便阿义对另一个我的魂魄的说法起疑,还是觉着这大魔故弄玄虚的手法太低级。。。你才憨批,你全家都是憨批。。。不过,碍于大魔不可辱,他只感在心里骂骂咧咧,嘴上讨好起来。

“确实,那帮人都是憨批。”

不待阿义开口,这大魔居然知道阿义心中所想,这给阿义惊到了,连忙收敛心神,不敢胡思乱想。

“哼!汝想什么,吾皆之,吾非大魔,吾便是汝之心劫。。。吾何须诓骗于汝,是汝这一界的修道出现过断层,导致汝等并不了解自身,非也,不完全是,而是有些人故弄玄虚。。。汝今日以魂魄状态出现在识海,而吾却能察觉汝魂魄所想,汝以为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而吾若是大魔,岂会与汝废话,直接夺舍便是。”

阿义彻底呆住,他心里想的什么,眼前的另一个他都知道,因而‘他’,完完全全就是在与他的心声对话。。。阿义心里又想:不与我废话,也废话了这么多啊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心劫他娘嘞咋渡啊。。。

“很简单,吾二者,争夺肉身控制权。。。不,这不是夺舍,这也是吾之权利,汝是吾,吾亦是汝,汝之肉身自然也属于吾。”

阿义有些头疼,汝汝汝,吾吾吾,能不能好好说话

。。。。。。

已过冬至,北地的雪一般来说不会下的那么勤快了,而位于北地中部的柢山附近,雪就更少了。柢山这高耸的山脉被称之为剑,亦是因为它好似会乱舞,将厚厚的雪云削薄了,得益于此,柢山周遭别有一番南国冬日之境。

因为常顺说山阳城晚上闭门,禁止进出,所以三人四龟白天赶路,晚上于山中宿营,第二日一早才动身。出柢山山脉时恰好遇到进山打猎的猎户,正是山阳城人,一打听才知,山阳城根本没有城墙,哪来城门。

“你这次是第二次下山?”

常顺涨红了脸,点点头,避开了王庶的白眼。

与猎户攀谈了一阵,他们世代居住在山阳城一代,最多去过赵国阜城,秦国却是不曾去过,因而没打听出路线来。

“柢山周围有四座这样的城,都是我们飞剑草堂庇护的。据说有一年北地饥荒不断,各国又不赈灾,闹得天怒人怨,于是我们草堂出面,接纳了流民,让他们在柢山附近生活。现在也是,只要能过来的,基本上都会在这里生活,北地各国也不敢来随便抓人。”

到得山阳城时,已是晌午时分。三人于小山坡上歇了片刻,其实是因王庶停下,才驻足远眺。常顺为二人讲着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以为王庶好奇这座城的由来。

远眺乌压压的房顶,雪片稀松,能清晰地分辨积雪下的建筑,有精雕细琢而成的楼宇,有白砖黑瓦,成排成列的名宅,亦有茅草为顶、黑土作墙的草庐。

虽然不如有城墙的正经城池那般四平八稳,但屋舍街道还是经过一定的规划,因而往外扩充造成的参差不齐,亦是一番别样的和谐景致。晌午的炊烟已经稀薄,却也是如此,袅袅娜娜与皑皑白雪相衬,勾勒出一幅恬静画卷。不管怎么样,都比当初阳关镇下的窝棚好太多,更何况祖上曾是流民,如今能活出个人模狗样已是万幸。

王庶之所以停下,并不是感慨这些,他只是想到了曾经,箕尾山下也有这样一个,由流民组成的灵台镇,进而想到了自己的爹娘。爹娘们都很推崇飞剑草堂,因而第一次去灵台镇时,自是会提及草堂庇护的四座城。

“哼哪有这么简单。”

他倒不是鄙夷常顺话里的天真,毕竟老实孩子想的少嘛!那时北地连年天灾不假,大雪下的几乎有两个人高,别说那可怜的土地能不能生出庄稼,连野兽都不知冻死饿死多少,何况人。但恰恰又是人,其实只要用心,办法岂会没有,北地的人口又不可能泛滥,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夏朝多,偌大的北地恰恰饿死冻死了百来万人。

若非当年草堂辣手无情,杀了数万世家修士,让赵家、司马家、上官家以及庆国和福国彻底胆寒,这些南逃的流民,都只能在本国地界等死,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流民。人口,对北地的国家而言,就是财富,要维系修士家族的繁衍!!

而今柢山附近的四座城,确实成了流民的梦幻之地,但能过来的寥寥无几。北地本就多山,但也险隘,只要守住几个关卡,逃入山中也是个死。

“嘶话又说回来,你确定你能有办法赚到钱买马?”

王庶没兴趣谈论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想到常顺这家伙也是初来乍到。。。靠不靠谱?。。。不靠谱。。。

“肯定行的,相信我!”

常顺自信满满,但王庶不敢轻信。于是跟着常顺进城,可走着走着,却发现这家伙走偏了。。。哦不。。。不能算偏,因为山阳城没有城墙,而周围也都是人家,算是进城了。只是周遭都是草庐,也就比三茅峰上多点人气,并没多少区别,这和王庶想象的进城区别大了去了。

‘你觉着。。。这地方能赚到买马的钱?’

周围已经有挺多来来往往的人,且因他们仨穿着标志性的白衣,又有三只会飞的小旋龟跟着,人们对他们都很恭敬,甚至有人还停下来作揖。王庶秉持着在外不能给草堂丢脸的精神,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只以灵识传音交谈。

‘以我们的体力,帮他们干点活应该很快的吧?一家收一点,只要多做几家,少点也不打紧,积少成多嘛!’

“嘶”

王庶倒吸一口凉气,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他盯着常顺的后脑勺。。。不。。。是摆动不停的后脑勺,寻找农活干的后脑勺,难以置信到直接脱口而出。

“你修炼修傻了吧!?”

常顺涨红了脸,倒不是因为王庶说他,而是周围人很和善的笑容,虽然没有取笑的意思,但在他眼里,就是取笑。。。是因为王庶的话,而取笑他。。。

“三位小仙人,是不是有什么困扰啊?若是不嫌弃,说于小老儿听听,大伙儿一起商讨商讨?”

王庶注意到,这老叟本是坐在自家院中,见得他们仨走过,拄着木杖,艰难地爬起来,又硬撑着挺不直的腰,走到门口静等他们路过。若非王庶被常顺惊到恰好停在他家门口,老人应该不会出言,只目送。

“大爷,能讨口水喝吗?”

王庶知道这声小仙人,叫的其实不是他们,而老人家也知道他们仨都是什么年纪,就算修道之人岁月难侵,但眼里的稚嫩是掩盖不了的。他也没纠正,热情上去搀扶套近乎。。。命苦不能怪常顺,只能自己想办法。。。

“哎呦!能能能,喝口水而已,那用得着讨呀!快快里面请。”

老人家一张老脸笑开了花,连忙将三人领进篱笆院中。院子也就两丈见方,一间草庐,看样子是个独居老人,但收拾的很干净,一点积雪都没有。

“坐坐,我给你们烧水去。”

“不用,老人家,您跟他们聊,我来烧水。”

姜玉漱抢先一步进了屋,王庶顺势将老人请到躺椅上。

“大爷,您坐,端茶递水的事儿,交给我媳妇就好。”

若非这身白衣,篱笆周围围观的人群,还真会觉着王庶是这老人家的后辈。。。实在是王庶太投入。。。瞅瞅王庶一上来聊点啥,不是关心老人家的身体,就是关系老人家的起居,根本没有要麻烦人家的意思,纯纯一个大孝子。

老人家也很懂,不过很吃这一套,被王庶哄得。。。嗯。。。还是那句话,若非是这扎眼的白衣,他还真就敢认了这后生。

经过闲聊,倒是让王庶发现这老人还真是人不可貌相,独居倒是真,却不是孤苦无依。老人膝下有一子,不在家中,是在府上任职,若要算,也是这一地的望族,不过,这里人淳朴,并不稀罕那名头。

所谓府上,并不是什么大官人家或者有钱人家,而是这山阳城的衙门,山阳府。老人曾是山阳府中的一个书记员,也难怪王庶握住老人的手时,不曾有粗糙感。如今,他儿子在山阳府做个小捕头,衙门有专门住处,十天半个才会回来看望一次老人。

“仙子,我那柜子里还有一桶好茶,劳烦您了。”

见得姜玉漱端来白开水,老人便要起身,被王庶拦了回去。

“大爷,您老用您您您的称呼,我们可就喝不动这口茶了。您也别仙子,小仙人叫我们了,叫名字就行。”

“那成,小老儿便斗胆叫一声庶哥儿,顺哥儿,姜姑娘。”

老人家还是双手抱拳,一一作揖。

“大爷,我们这是要出趟远门,不知城中可有马买?”

这茶也喝了,近乎也套了,王庶开始步入正题。不过他还是很给自己留面子的,缓了缓才提赚钱的事儿。

“庶哥儿有所不知,这北地对驴马骡管的很严,是不允许平民买卖的。虽说咱山阳城没这规矩,但也多事用于耕种,因而价格不菲。”

听到这价格不菲,王庶便有点牙花子疼,瞟了眼常顺,二人正好相对,王庶以眼神传递意思。。。听见没,价格不菲啊还积少成多不

“不过,庶哥儿别急。”

老人家是个人精,加上常顺都写在了脸上,一看便知难处在何方。加之他又在府上任过职,知道山上除了收点口粮,一点香火钱都不曾取过,哪来银钱买马。

“大爷,您赶紧给我们支个招吧!我这师弟,十年来第一次回家,不认识路不说,秦国路途遥远,一双腿肯定是不行的,您说是不。”

常顺抿了抿嘴,只在心理抗议一句。。。你才是师弟。。。

阅读山海天碑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