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戚继光

家兄戚继光

第8章嘉靖皇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吴惟忠此人好习史书,精于韬略,而戚继美自小得其兄戚继光言传身教在军略方面可谓颇有造诣。

一路北行,两人关于此次鞑靼南侵,大明该如何应敌,倒是探讨颇多。

正当两人谈得兴起之时,戚继美闻得李福的惊喜之声:

“二爷,我们抵达京师了。”

戚继美闻言赶紧止住话题,掀开车帘,向外望去,毕竟京师乃是天下首善之地,大明王朝的中枢所在,戚继美对此自然是十分好奇的。

他抬眼望去,只见稠密的民居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城墙之外,戚继美见状先是一愣随即恍然。

如今的京师还只是三重,分别是宫城,皇城与京城,至于外城也就是戚继美如今所见之处还没有修筑城墙了。

那得是庚戍之变后才开始修筑外城将眼前的民居包了进去。

因为鞑靼南侵的消息早已传至京师,而在京城之外的关厢居民区缺少城墙的防护,极有可能遭到鞑靼铁骑的蹂躏。

所以朝廷早已有令,组织城外之民在临郊街口筑矮墙,治壕沟,结立栅门以作应对。

是故,戚继美此时看去,现场仿若一个喧哗杂乱的工地,到处都是担土挖沟的民夫。

“哎!”

“大同镇兵败退,鞑靼即将迫近京师,不知眼前这些简单的防守工事能否抵挡得住鞑靼的骑兵一击。”

吴惟忠掀帘而望,见到忙碌的民夫,不由感叹道。

戚继美闻言徐徐说道“城外自然还是得列兵抵抗的,这些措施不过是延缓阻碍鞑靼人劫掠城外的关厢民居。”

“再者,若事有不谐,也可容城外之民入城暂避。”

吴惟忠闻言只是微微颔首,不复再言。

马车穿过城外关厢继续向崇文门而去。

崇文门号称天下第一钞关,进出城的货物需得课税,平日里自然是热闹拥挤不堪。

可眼下已经是战时,商贸难免萧条,所以戚继美所乘的马车很快便通过了城门来到了崇文门大街。

不待戚继美欣赏京师风华,便听得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

戚继美看去便见数骑蛮横的冲过了崇文门,丝毫不顾守门税吏被惊吓得远远跳开,险些躲避不及。

但这些素来狗仗人事,盘剥商旅的守门税吏却根本不敢喝骂,反而垂头丧气自认倒霉。

因为刚刚过去的数骑都是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显然是锦衣卫的缇骑无疑。

更何况为首的锦衣少年郎,口中还呼喊“紧急军情,闲人避让!”

“可真是威风呀!”

戚继美将目光从那位年纪与他相仿的锦衣少年身上收回便听得李福羡慕不已的感慨声。

戚继美闻言不由与吴惟忠相视一笑,随即收敛笑意,心中猜测可能是鞑靼距离京师不远了。

“那么朝廷该如何拒敌守城呢?”

戚继美在心中喃喃自问道。

........

陆绎,年仅十五,便荫职为锦衣卫百户,作为锦衣都督陆炳之子,他的前程远大自然不用多提。

更难能可贵的是,此子心怀抱负,自小苦练武艺,虽然可以恩荫入仕却想效仿其父再武举扬名。

此次他领队外出侦查鞑靼敌情而归,直驰崇文门而不停,他自然是看到了守门税吏的狼狈样,但是他压根不在意。

不嚣张跋扈,那还是锦衣缇骑吗?

陆绎收敛思绪,一扬马鞭,马匹飞奔却没有向宫城而去,而是西转向着西苑而去。

因为自从嘉靖皇帝在壬寅宫变中差点死于宫女之手后,其人便迁居西苑,一意修玄求长生。

哪怕如今鞑靼南侵,京师危急,嘉靖皇帝依旧稳居西苑仁寿宫巍然不动,可见其人修道之心何其坚也。

待行至西苑迎和门前,陆绎下得马来,守门的锦衣卫自然识得眼前的陆绎,赶紧笑着问好。

陆绎微笑点头便通过迎和门,经过无逸殿便来到了仁寿宫前。

向殿外的小黄门禀明来意后,陆绎便看着对方小心翼翼的踱步入殿,而他则侍立殿外等候嘉靖皇帝的召见。

.......

西苑仁寿宫内。

宫殿之内摆着一尊偌大的三足加盖的铜香炉,炉盖上按八卦图像镂着空,这时镂空处不断向外氤氲出淡淡的香烟。

铜香炉正上方的北墙中央挂着一幅装裱得十分素白的中堂,上面写着几行瘦金楷书大字:“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而在中堂之前,嘉靖皇帝正端坐在明黄蒲团之上,闭目打着神游八极坐。

司礼监太监黄锦趁着嘉靖皇帝打坐的功夫,刚刚给神龛上的三清道主续上了供香,便听得殿门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喜鹊“喳喳”声。

因为嘉靖皇帝修道之时不喜人叨扰,但是有些紧急消息小黄门需传达给黄锦时便会学做喜鹊“喳喳”声。

之所以是学做喜鹊音,乃是喜鹊有报喜之意,而嘉靖皇帝素来喜祥瑞,哪怕惊扰了嘉靖皇帝,黄锦这些人也有可转圜的余地。

黄锦听得喜鹊“喳喳”声并没有立刻挪动脚步,而是先看了嘉靖皇帝一眼,见他依旧闭目养神,这才蹑手蹑脚的向殿门处走去。

“何事?”

黄锦不悦的瞪了小黄门一眼询问道。

小黄门闻言一个哆嗦,弓腰低声回禀道“老祖宗,是小陆大人有军情回禀,小的担心误事,这才来寻老祖宗的。”

黄锦闻言微皱眉头,轻声道“皇爷今日的修行时间快满了,他也该醒来了,你先出殿去,我去请示一番。”

小黄门自然连声道是,赶紧轻手轻脚的退出了殿。

黄锦待小黄门出殿后,先是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喃喃道“多事之秋呀!”

随即才摇了摇头向内殿嘉靖皇帝处走去。

待行至嘉靖皇帝所坐蒲团近处,黄锦便发现嘉靖皇帝早已睁开了眼。

黄锦见状赶紧从旁边的小案几上倒了杯茶递给了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没有立刻接过,而是先微微松开打坐时捏的法指,让略显僵硬的手指活泛开来,这才伸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润了润喉。

待将茶杯递回给黄锦后,嘉靖皇帝这才缓缓问道:

“黄伴,殿外出了何事?”

黄锦乃是兴王府旧人,嘉靖皇帝还是王府世子时便作为伴读相伴左右,待嘉靖皇帝入主紫禁城后,更是深得信重,以黄伴呼之而不喊其名。

黄锦闻得此言,故作惊讶之态,笑着道:

“皇爷如今修道愈发有成了,奴婢原想着自己够小心了,没想到这些小动作尽入皇爷的法眼之中。”

嘉靖皇帝闻言眉头轻挑,嘴唇微张,脸上的笑意荡开,似有自得之色,瞥了黄锦一眼徐徐说道:

“朕潜心修道,上天当感朕之诚,这才堪堪入了法门,长生大道何其难也!”

“求道难!”

“为君亦难呀!”

“九州万方压在朕肩,朕不敢不尽知。”

黄锦久随嘉靖身边,自然知道哪里是什么修道有成,只不过是嘉靖皇帝其人聪慧过人,他与小黄门之间的小伎俩早就被嘉靖皇帝识破罢了!

但谁让眼前的修道天子喜欢听这些神神叨叨的颂圣之言了,黄锦不过是故意配合罢了!

黄锦按捺下心中的思绪,赶紧将陆绎请求面圣之意禀告给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得知虏情,好心情顿消,片刻后才说道“让他入殿吧!”

黄锦自然知道嘉靖皇帝极为鄙视鞑靼,俺答汗屡次求贡,他都不允,如今鞑靼兵临京师,嘉靖皇帝自然备感其辱,心情可想而知。

他不敢再耽搁,得了准信便立刻出了内殿去传陆绎去了。

片可后,陆绎踱步入殿,行至外殿隔着悬挂的帷幔便向内殿之中的嘉靖皇帝叩首行礼口称万岁。

嘉靖皇帝见状,轻笑道:

“起来吧!”

“你父是朕的奶兄弟,朕将你视作子侄,日后见朕无需如此。”

陆绎闻言这才起身侍立殿中。

嘉靖皇帝继续问道“军情如何?”

陆绎闻言赶紧回禀道“大同镇兵败退,鞑靼分遣游骑散掠枯柳树等各村落去京仅二十里。”

嘉靖皇帝闻言搭在腿上的手便是一颤,良久后才徐徐说道:

“朕知道了。”

“锦衣卫不仅从事侦察、逮捕、审问之事,也掌收集军情,如今大敌当前,你能不避危险出城侦查军情,朕心甚慰。”

陆绎闻得嘉靖皇帝的赞许之言,心情激动,赶紧道“陛下对我陆家恩遇有加,臣虽年少力弱,却也有誓死报国之念。”

嘉靖皇帝闻言笑道:

“善!”

“你退下吧!”

陆绎闻言行礼告退。

待陆绎退出殿后,嘉靖皇帝沉吟片刻方吩咐一旁的黄锦道:

“今日有谁在无逸殿当值?”

黄锦闻言回禀道“严阁老与吕阁老都在。”

嘉靖皇帝闻言问道“张治的病还没好吗?”

黄锦自然是知道如今的内阁只有三位大学士。

严嵩严阁老,在嘉靖二十七年击败政敌夏言,让其坐罪论死后便是当之无愧的首辅了。

而随后吕本吕阁老与张治张阁老相继入阁。

不巧的是张治身体不好,已经卧床多日了,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黄锦小心翼翼回答道“据太医所言,张阁老的病愈发严重了。”

嘉靖皇帝闻言轻叹口气,随即吩咐道“那便让严嵩与吕本过来见朕吧!”

黄锦闻言赶紧应下。

黄锦刚移动几步,便被嘉靖皇帝喊住,其人补充道“也将礼部尚书徐阶喊来。”

黄锦闻言心中一惊,暗道“看来若是张治病逝后,这内阁阁老的位置会是徐阶补上了。”

当然这些念头很快便闪过,黄锦赶紧收敛思绪,出了仁寿宫径直往无逸殿而去。

阅读家兄戚继光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