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戚继光

家兄戚继光

第65章转职京营求追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西苑,仁寿宫。

嘉靖皇帝打量了眼前的张溶与戚继美稍许后,这才试探问道:

“你们一个是武勋名门,一个是此次武举的状元,当熟悉本朝的军制。”

“所谓古之王者尊居九重而控四海,薄海内外靡不环向而归令者,此无他故焉,惟其有以握天下之重,而天下之令制之在我。”

“故王者收天下之精兵,萃之京师,此所以蓄威而握天下之重也,今京营兵制是已。”

“但此次鞑靼南侵却让朕看清楚了如今京营的不堪,朕居于京师又岂能不心忧。”

英国公张溶闻言不由一脸无奈,因为他凭借上次追击鞑靼时大胜了一场,使得嘉靖皇帝十分欣赏他,如今刚让他接管了京营。

可眼下听嘉靖皇帝所言,显然是对如今的京营极为不满意,这让他不由有苦难言,毕竟他才刚刚接手不久呀!

这是前任的锅却让他来背。

张溶按捺下心中的苦涩,看向嘉靖皇帝道: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京营的积弊由来已久,如今臣得陛下器重得以执掌京营,虽有万难,臣不敢推辞。”

“陛下若有吩咐,臣自当听命而为。”

嘉靖皇帝闻言对张溶的恭顺十分的满意,迟疑片刻后徐徐说道:

“朕准备让边军入卫京师,然后选调京营士卒北上戍卫,以达到锤炼京营的目的。”

嘉靖皇帝话落,戚继美便与张溶相视一眼,俱都面面相觑。

且说,这边军内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所谓的边军内调,即是朝廷调边军离开原驻地前往内地镇压地方叛乱或者入卫京师。

远的有武宗时期,正德皇帝调边军镇压当时的刘六、刘七起义,近的便是刚刚发生的庚戍之变,朝廷急调边军南下勤王。

可戚继美与张溶之所以面面相觑的原因在于,武宗时期,正德皇帝不仅是内调边军镇压叛乱,后来更是让边军入卫京师。

由此使得当时还是边将的江彬得以入了正德皇帝的眼,之后正德皇帝一意提拔江彬,使得其人气焰嚣张,一度在京师握有强大的武力。

后来正德皇帝猝然病死,被选定的嘉靖皇帝还远在湖广安陆,当时若不是杨廷和果断先发制人,擒拿了江彬。

谁又敢确定,若是江彬狗急跳墙,这京师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忍言之事。

所以殷鉴不远,这调边军镇压叛乱或者勤王都可,但若是要入卫京师,恐怕会让文官集团回想起不好的过往。

这其中的阻力显然易见。

张溶如今得以执掌京营,一心便是为了恢复昔日的先祖荣光,他可不想让边将来与他分权,更何况还要与文官针锋相对,实在不是智者该为的。

张溶犹豫稍许,这才咬牙硬着头皮回答道:

“如今北方不靖,俺答汗刚退,打来孙汗又蠢蠢欲动,边军责任重大,若是在此时擅动,恐怕与我朝不利,还望陛下慎重。”

张溶说到此处见嘉靖皇帝脸有不快,额头上不由浸出汗珠,赶紧保证道:

“当然,如今陛下予我重任,我定会用心办事,尽快整顿京营,让陛下能够安心。”

嘉靖皇帝闻言审视了张溶稍许,这才看向戚继美道:

“朕看你策论言之有物,对局势分析得鞭辟入里,你当知道朕内调边军入卫的用意吧!”

“你难道也觉得此时不是合适的时机吗?”

戚继美闻言也不由心中一紧,他虽然期望能得圣心,但也不会在此事上妄言附和,因为支持此事而要担负的责任太重了。

便如眼下,嘉靖皇帝商议此事却压根没有留下作为兵部尚书的聂豹,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的严重吗?

可见嘉靖皇帝其人心中明白的很,他也知道若提出来,必然遭到文臣的反对,但显然他有些不甘心,这才试图寻个冲锋陷阵的卒子好作为突破口。

如今连张溶都知道此事不可为,戚继美又怎会随意掺和此事,但嘉靖皇帝已经问话,他也不可不答。

戚继美沉吟稍许,这才郑重回答道:

“陛下的想法极好,只是若此时我朝在边疆占据上风,将边军与京营互相调换以作锻炼自然是两全其美之策,便是一时有问题也不会影响大局。”

“可如今我朝北方边患严重,边军只是勉强堪堪守住防线。而京营糜烂,要想脱胎换骨又非一日之功可成,恐怕鞑靼人不会给我们时间,若指望如今的京营士兵戍卫边镇,臣实在是担心他们能否守得住?”

嘉靖皇帝闻言不由一时默然。

戚继美与张溶便是在此沉默中渐渐开始不安起来。

随即戚继美想起另一个时空嘉靖朝的京营改制不由心中一动,出言说道:

“京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出征战的职责。陛下如此忧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臣虽然认为此时内调边军入卫不合适,但却也认为此时的京营需要改制,不然京营很难短时间内有所成效,形成战力。”

嘉靖皇帝之前的提议被眼前的两位臣子委婉的否决了,心中正郁闷着,此时听得戚继美的话不由微挑眉头,眼中精光一闪道:

“卿既然有良法,何妨一言!”

在一旁张溶惊讶的侧目下,戚继美思忖片刻后,徐徐说道:

“我朝京营在永乐之时,军制规范,战力强大。”

“凡有战事皆赖之,如永乐时期,五征漠北、南征交趾,以及宣宗时征兀良哈、平定汉王之乱等都是依靠京营。”

“之后京营便不断的改制,由十团营到十二团营再到武宗时的东西官厅,至于如今,臣观之,虽然都会振兴一时,但很快又回到老路上,战力是越来越差。”

“此时鞑靼雄踞草原,我朝边患形势危急仿若永乐之时,臣请陛下追慕成祖武风,将京营改回三大营旧制,革新军备,操练行伍,若有那一日,也当效仿成祖北伐草原,追亡逐北。”

嘉靖皇帝闻言心中激动,他是最赞赏成祖皇帝的文治武功的,如今他不仅不能北伐草原,而且还被鞑靼打到京城脚下,他心中颇感屈辱。

却也知道如今无力雪耻,可若真的有一日,京营能够再度强大起来,到那时他若能效仿成祖,但有稍许武功,便也能洗刷掉此次的污点了。

不然他可不愿意日后青史上将他与那位北狩的先祖相提并论呀!

嘉靖皇帝越想越振奋,笑着对戚继美道:

“卿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这京营的确是到了该改制的时候了。”

“不过,朕也知道,京营之中势力盘庚错节,英国公有名爵在身,当可镇住场子,但改制错综复杂,他也需良才相助。”

“卿乃高才,如今在锦衣卫带俸却不屡职,实在是可惜了,朕有意将你调入京营为将,让你协助英国公重整京营,你可愿意?”

戚继美闻言心中暗喜,如今他刚中武状元,正是准备大展宏图之时,若依旧留在锦衣卫混日子难免浪费光阴。

如今京营改制,正是他以京营为根基发展实力的好机会,眼下又得了嘉靖皇帝的看重,协助张溶革新京营,戚继美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毕竟若是日后京营真的战力强大起来,凭借如今嘉靖朝内忧外患不断的现状,他何愁不能早日建功封爵步入武勋行列。

戚继美想到此处不由赶紧回答道:

“臣得陛下看重,心中感恩不已,必会好好协助英国公尽快革新京营,以报陛下提拔之恩。”

一旁的英国公张溶见状也赶紧俯身道:

“请陛下放心,戚指挥的能力臣之前在追击鞑靼时便印象深刻,此次若得他相助,臣定然能尽快让京营焕然一新的。”

嘉靖皇帝闻言心中高兴,随即思忖片刻后,徐徐说道:

“虽然朕要效仿成祖,但是三大营毕竟是旧制,如今既然要革新便不可无新意。”

“依朕看,便将以前的三千营改名为神枢营,以五军营、神枢营、神机营为新的三大营。”

戚继美与张溶闻言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扫了嘉靖皇帝的雅兴,闻言赶紧躬身应是。

嘉靖皇帝见状于是愈发高兴,笑着摆手道:

“京营改制迫在眉睫,具体的军制你们先回去好好商量,待有了结果后,具本上奏便是,朕会尽快批阅。”

张溶与戚继美闻言知道他们该告退了,于是两人一起行礼,前后脚的退出了仁寿宫。

阅读家兄戚继光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