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章:一次次被朱棣刷新认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临近中午。

路面薄薄的积雪消融。

朱元璋一行人车队,由远及近,渐渐变大,靠近村口……

咚咚咚……

随着马车靠近,热闹锣鼓声,渐渐清晰传入耳中,隐约间,还能听到,爆竹声。

马车内。

朱雄英好奇撩起帘子张望。

‘小没良心!看你今晚哭不哭!’

常氏含笑看着朱雄英,扭头,“这么热闹,四弟他们在做什么?”

朱标摇头,也不知。

“龙!”

某刻,朱雄英忽然激动大喊一声,朱标、常氏撩起帘子……

原来是在舞龙。

锣鼓喧天。

毛骧举着红布包裹稻草制成的龙珠,在前面跳来跳去。

朱棣用长长的高杆子,顶着一个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龙首,控制龙头跟随龙珠起舞。

后面一队和朱棣年龄相仿的青年,举着竹子和稻草编织的长长龙身,蜿蜒起舞。

大人们跟在旁边看热闹,孩子们欢快笑着,跟在舞龙队前后左右跑着。

徐妙云抱着两小家伙站在门口,见舞龙队快抵达,扭头,笑着催促:“杨荣,快去点爆竹。”

杨荣手拿一根已经点燃的香。

闻言,迈开小短腿,笑着跑向院门。

噼里啪啦……

点燃挂在院门的一小串爆竹后,忙躲开。

爆竹声响中,乡亲们涌到院子里,朱棣带着村里舞龙队,开始绕屋子转圈。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最后回到院中。

龙身在院中起舞。

毛老六故意舞动龙珠来到徐妙云和两个小家伙面前。

乡亲们爽朗大笑。

朱棣含笑瞪了眼作怪的毛老六。

举着龙首凑近徐妙云和两个小家伙。

小雍鸣、小祈婳看着漂亮龙首,欢快笑着,发出咿咿呀呀婴言婴语,就伸手去抓。

朱棣故意控制龙首避开。

“阿……爹……”

“阿……爹……”

两小家伙急的,用含糊不清的婴语,喊着阿爹。

……

车队在院外远处停住。

王美人趴在窗口,美眸睁大,惊讶看着院内热闹景象。

抱两个孩子的女子,就是徐妙云吧?

这么漂亮的女子,大明公侯之家掌上明珠,怎么就愿意追着朱四郎来农村?

怎么没变成农村那种,黄脸婆?

她在高丽时,就见过那些种地的下等贱民。

女子各个脸、手黑漆漆粗糙,丑陋不堪。

很多高丽贵族,称呼这些下等贱民为牲口。

其实也差不多,贱民种地耕作,就是要供养贵族,贱民当兵打仗,也是为了保护贵族。

徐妙云和她认知中,邋遢、丑陋的村妇完全不同。

虽然穿着朴素,看样子,就是粗布衣服,可似乎并未吃过什么苦,满脸幸福模样,遮掩都遮掩不住。

大家都是女人。

女人幸不幸福,看笑容、看眼睛就一目了然。

难道,朱四郎都不用徐妙云下地干活?

朱四郎那等粗鄙丘八,还能这般怜香惜玉?

可徐妙云脸上的幸福,骗不了人。

王美人视线从徐妙云转移到朱棣,由于朱棣背对院子,看不清正面。

但能从舞龙逗妻儿开心的动作中,窥探,这丘八对待妻儿,不似当日朝堂那般粗鲁冰冷。

同时她还发现,土桥村百姓,与她在母国所见百姓,也不一样。

踏足大明疆域沿途,见了不少大明百姓。

来金陵当天,虽然很多金陵百姓都去看科举张榜,但后来也见了一些金陵百姓。

大明百姓,不似高丽,脸上没有长期挨饿的饥色。

沿途走来,金陵百姓精神面貌最好。

可土桥村百姓精神面貌,竟然比金陵城更好!

朱四郎院子里,大笑起哄鼓掌的村民,偶尔有人扭头向他们看来。

她从这些贱民眼中,竟然看到了光!

‘太子爷说,土桥村是大明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难道眼前的一切是因朱四郎?还有他那个什么乡土村社?’

她从未打听过有关朱四郎的事。

就是听李穑说过。

后来,又听太子爷偶尔提及。

知道最多的,就是朱四郎打仗很厉害。

……

前面马车内。

吕氏同样羡慕看着徐妙云。

不声不响,一生生俩,儿女双全。

对一群乡野孩子,不过是施以小恩小惠,这群野孩子,给徐妙云争气长脸。

此刻还围在徐妙云身边,叽叽喳喳个不停。

朱棣更是把徐妙云捧在手心宠着。

听太子爷说。

父皇都担心,朱棣把徐妙云宠坏、惯坏……

朱棣为此还和父皇闹了点小脾气。

徐妙云凭什么活成,让所有女人羡慕的对象?

上天也太青睐徐妙云了吧?

徐妙云何德何能?

福厚未必就是福,徐妙云、朱棣将来肯定要付出代价!

……

片刻后,锣鼓声渐渐息落。

朱棣转身把举龙头的挑杆,交给八叔……

吕氏抱着朱允炆,轻声低语,“允炆,记住,就是这个人,不顾大家是亲戚,差点逼死你外祖父。”

后面马车内。

王美人看朱棣从徐妙云怀中,接过两个小家伙,转身和村民说话,瞪大眼,微微张嘴……

这是朱四郎?

怎么和当日朝堂上,判若两人?

朝堂见朱四郎时。

朱四郎脸黝黑粗糙,还冰冷粗鲁无礼。

他们怎么说都是高丽贵族。

就算比不上大明皇室,也比这些村民高贵吧?

朱四郎当日对他们冰冷敷衍应付。

今天竟和一群粗鄙村民有说有笑?

黝黑粗糙的脸,也变白了不少,不是特别白,男人这个肤色,刚刚好。配合高大身材,当得起一句玉树临风。

至于当日午朝,脸黝黑粗糙,应该是打仗风吹日晒造成的。

此刻的朱四郎,浑身萦绕着一种莫名吸引人的气质。

仿佛,这人无论站在哪里,都能成为中心。

怪不得徐妙云愿意自嫁,追着朱四郎来农村。

……

哼!

王美人想着,突然轻哼,“再优秀,还是个农民!”

徐妙云愿意陪朱四郎在农村种地。

她可不会这么傻。

相反,她还得庆幸,当日午朝,朱四郎的形象足够差劲儿,

若当日见到这般朱四郎,她肯定会犹豫。

再加李穑在旁边,替朱四郎说话,她多半会稀里糊涂,选朱四郎。

“若真稀里糊涂选朱四郎,那我这辈子,可就毁了。”

……

片刻后。

院内众人散去。

朱元璋这才命令马车,靠近院子。

“四叔!”

马车刚停稳。

朱雄英小脑袋,迫不及待从车窗内伸出来,笑着招手。

朱棣把雍鸣、祈婳交给徐妙云,笑着快步走过去,直接从窗口把朱雄英抱出来笑问,“有没有想四叔?”

“想!”

“是想让四叔给你洗尿湿的衣服吗?”

……

常氏见朱雄英抱着朱棣脖子,和朱棣对答,笑着放下帘子。

雄英和四弟叔侄感情如此好。

她倒也更放心了。

转头,看着朱标,莞尔一笑,低语笑问:“看雄英和四弟这么亲,没嫉妒吧?”

“嫉妒了!”

朱标含笑瞪了眼。

的确有那么一点点。

或许是因为忙于政事,没太多时间陪雄英成长。

又或许,身处东宫那种环境。

至少,雄英从未在他面前如此。

不过,雄英和老四关系如此好,他乐意见得。

自古以来,长寿皇帝不多。

老四还比他年轻。

他大概率会走在老四前面。

将来把雄英托付给老四,他也能放心。

……

收敛思绪,回神后,笑道:“我们下车吧。”

一群人陆陆续续下车。

朱棣、徐妙云瞧着吕氏、王美人也来了,不由微微惊讶。

简单寒暄几句。

朱元璋就提议道:“老四,带我们去村里转转。”

一会儿那群碍眼的就要来了。

先去村里看看。

等那群碍眼的来了后,大家就在老四家里聊,两方人错开,免得碰在一起,有人露了马脚。

于是,朱棣抱着朱雄英,和朱标一起陪着朱元璋走在前面。

马秀英和太子妃,瓜分了小雍鸣、小祈婳,和徐妙云跟在后面。

王美人和吕氏走在最后面。

王美人看着徐妙云,稍稍靠近吕氏,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好奇问:“侧妃姐姐,你知道,徐家小姐和朱四郎的事情吗?”

她虽然庆幸。

但也很好奇,平日里,朱四郎如何对徐妙云。

竟让徐妙云甘愿陪他待在农村。

吕氏微微愣怔,‘羡慕徐妙云?’

整个金陵,权贵女眷,谁不羡慕徐妙云?

王美人羡慕,倒也并不令人惊讶。

她还是很愿意给王美人讲这些。

首先,这还是她第一次和王美人交流,父亲说过,若太子爷真宠爱王美人,就要和王美人交朋友。

其次,王美人若是听了朱四郎如何宠徐妙云。

要求太子爷学朱四郎。

那可太好了。

太子爷必生嫌厌!

“妙云可是整个金陵权贵家女眷都羡慕的对象……”

王美人错愕看着吕氏。

有这么夸张?

“四弟为了让妙云不下地,开办了学堂……”

……

前面众人,并未在意,后面两个女人聊什么。

朱棣带着朱元璋、朱标,去了鸡舍、猪舍、参观了饲养场,然后就往打谷场走去。

“金棒子!”

朱雄英一声惊呼,打断后面几个女人聊天。

马秀英、太子妃、吕氏、王美人抬头,就被远处的景象惊呆了。

打谷场到处耸立的架子上,挂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大棒子。

金灿灿,看着十分壮观。

朱元璋率先从惊讶中回神。

他已经看过锦衣卫奏报了,不过,饶是如此,还是被震惊了。

对朱雄英笑道:“这不是金子,是玉米,去年夏天时,你和你四叔去辽东,没吃到,今年,说什么,都要让咱们雄英尝尝。”

朱标回神,惊讶看向朱棣,迫不及待问:“老四,有没有估算,亩产多少?”

朱棣伸出五根手指。

“五石!”朱标惊呼。

朱棣笑着点头。

五石就是六百斤。

相较后世,其实并不多。

去年应天府范围内,风调雨顺,旱地也不缺水。

之所以只有六百斤,是土地太贫瘠了。

去北方种植,他估摸着,恐怕得减少一半。

即便如此,也不错了。

土桥村的水田,前年还堆肥,今年水稻和麦子的产量,也不过刚刚突破三石。

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

大明的粮食,至少能翻倍。

朱标稳定情绪后,轻松笑了,“太好了!有了玉米作为主粮补充,往后咱们大明百姓就不需要饿肚子了。”

……

父子、兄弟三人聊着来到打谷场。

王美人好奇伸手触摸,握住玉米,似乎想到什么,俏脸不由微红。

吕氏狐疑看了眼,介绍道:“嫩玉米煮熟后,糯糯的很好吃……”

夏天时,毛骧拉了一车青玉米棒到金陵。

东宫也分了不少。

太子爷命人给她送了不少。

当时她正怀着允炆,吃什么都不香,不知为何,竟特别喜欢这玉米。

……

片刻后,众人来到粮仓前。

朱元璋指着多出来的一座粮仓,“这就是你们的义仓对吧?”

朱棣看着小仓。

在品字形三座粮仓中间。

这是他陪雄英去辽东期间,八叔他们建的,事实证明,现在的土桥村,即便没有他,也能正常运作了。

笑笑点头:“对,往后每年秋收,我们都会往里面储存满足全村人吃三天的粮食……”

……

朱元璋、朱标认真倾听。

历朝历代每当天灾人祸时,朝廷虽然都会赈灾。

可大家都明白。

朝廷赈灾,其实更多是做做样子。

拿出的钱粮对于灾民,本身就是杯水车薪,再经层层盘剥,真正能到灾民肚子里,少之又少。

若往后。

大明所有农村,村村都有一座义仓。

由村民自管,避免了层层盘剥……

……

朱元璋、朱标均都不由激动。

他们太清楚,如果村村都有能力建义仓,每年往里面存一点粮食。

能为大明带来何种好处!

“老四。”朱棣话音刚落,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征询:“你觉得,你们土桥村乡土村社建设经验足够了吗?今年能不能推及天下?”

马秀英正和几个儿媳低声聊天。

闻声,停下,向朱元璋看去。

王美人见朱元璋满眼期盼看着朱棣,惊呆了,‘父皇这么重视朱四郎的意见?’

亲眼所见的朱四郎。

侧妃口中,把徐妙云捧在手心独宠的朱四郎。

眼下,父皇又是这般重视朱四郎态度。

她有种感觉,要是太子爷和朱四郎在这件事上,有不同意见。

父皇很有可能会听朱四郎!

这怎么可能!

今天的一切,给她的冲击太大了!

……

“儿臣不赞同,一窝蜂全面推行。”众人关注中,朱棣摇头,“儿臣建议,从一些秀才、举人中,选调出一些品性不错的,也愿意的,来土桥村看看,和土桥村乡亲谈谈,好好了解什么是乡土村社后,派他们回本村……”

……

朱元璋皱眉打断,“若是这些秀才、举人和他们本地乡绅搞在一起呢?”

老四的乡土村社,最忌讳拥有大量土地的大乡绅入股。

朱棣笑了,“首先,朝廷推动乡土村社,就要定下乡绅不得参与的原则,至于这些读书人,只要,他们再家乡做事,就算为了祖宗,都不敢肆意妄为。”

这是蒋胖子给他的启发。

“其次,朝廷可以出台政策,许诺,只要他们能在家乡搞成、搞好乡土村社,秀才可以为官,举人往后升迁会优先考虑!”

……

本乡本土,再配合胡萝卜加大棒。

又控制规模,朝廷有力量做到精细监察,就出不了大事。

“同时,从地方县令中,选一些类似方孝孺这种有干劲儿,正直有为的青年官员,让他们试着在县一级,推行乡土村社……”

……

“形成大明境内,乡土村社多点开花结果的形势,吸引周围村子百姓,主动去跟随、效仿。”

总之,他坚决反对,一窝蜂推行。

一窝蜂,一拥而上,必然泥沙俱下。

这个时代,朝廷又无力做到全面详细监察,必然出事。

本来是件开创时代的好事,最终一定会被搞臭,办坏。

还不如多点开花,形成示范,吸引百姓主动效仿跟随。

一些零散的点,以锦衣卫的能力,及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完全有能力盯紧。

可能,过程慢了点,见效需要时间。

但能筑牢乡土村社的根基!

“过年前,周围村子,已经陆陆续续来我们村考察请教……”

正是周围村子的举动,让他对这个法子,格外有信心。

常氏微微侧头,含笑低语:“妙云,将来雄英若是能有四弟此刻一半,我都能高兴的笑醒。”

徐妙云不由莞尔一笑。

吕氏悄悄看了眼,掐紧手指。

不得不承认,朱四郎真的太优秀了,父亲想报仇,恐怕得集中很多人的力量,或许才能扳倒朱四郎。

‘这才是真正的朱四郎?这才是父皇和太子爷,对待朱四郎的态度?’

王美人感觉认知又一次被刷新。

父皇和太子爷,竟然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听朱四郎阐述!

她虽不懂国家大事。

但朱四郎的讲述深入浅出,很容易听懂。

若大明按朱四郎所说发展下去。

太子爷将会继承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

太子爷好,就是她好。

朱四郎对太子爷有大用!应该好好笼络利用!

她得收起对朱四郎的轻视了。

免得惹太子爷不快!

……

江宁县。

方孝孺转头,看着一辆辆马车跟在后面,不由暗暗咂舌。

作为太子爷心腹。

经常回东宫,向太子爷汇报乡土村社进展,以及亲自参与的感悟体会。

他知道一些内幕。

比如,太孙跟着燕王学习。

他猜测,陛下年初一,带太子爷全家,去土桥村,很有可能与此事有关。

对此事,他是支持的。

太孙若是能学到朱四郎一半本事,将来都足以成为优秀储君。

当然,朱四郎夫妇心里不记仇,但喜欢给人小本本记仇的习惯,太孙千万别学。

怪吓人的!

反正他现在,见了朱四郎,就想绕道躲着走。

不过……

身后这些大人们若知晓太孙跟随朱四郎学习,恐怕不但要惊呆。

还会大闹一番!

可千万别再土桥村闹。

他可不想再被朱四郎夫妇记小账!

哎!

他和朱四郎这孽缘,什么时候才到头!?

看大家讨厌王美人这个角色,还骂我用这个角色水文,真没这个想法,可能是我拿捏不到位吧。

这个角色的目的,就是促使朱标性格上,发生改变,自我解放,所以就详写了一下,接下来,我会加快推进情节。

谢谢大家支持。

最后,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