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02 结束 不用可惜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杨主任是真的生气, 但是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他说再多的也没用了,只能又唉声叹气了两下, 问道:“你们村不是安了电话了么,快点带我过去,我要给县城那边打电话。”

徐建军连忙带着杨主任去了大队部。

拿起电话的那一瞬间门, 杨主任又压制着怒气点了点徐建军,“大年初一啊,这可是大年初一!”

徐建军苦笑道:“这种意外, 我们也不想啊。”

“我能不知道这些么!”杨主任气呼呼地拨通了电话,扭头不再看徐建军。

打完电话后, 徐建军就对着杨主任说:“主任,县城那边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 说会尽快派人过来。”杨主任没好气地接茬。

“那就好。”徐建军也当自己没看见杨主任的怒气, 又道:“主任, 等县城来人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要不然你先去我家吃点饭吧。”

“都这种时候了, 我哪还吃得下!”杨主任皱眉。

徐建军说:“那也得吃饭啊, 不然等县城的领导们来了,你空着肚子也不好招待吧。”

杨主任最终被徐建军带回了自己吃吃早饭。

村里面的其他人家也在吃早饭, 顺便对着今早陡然知道的消息议论嗡嗡。

程静淞也十分的傻眼, 甚至一早上都有些心神不宁。

但是村里面的有些小孩儿的胆子却很大,一大早的听到这些后也没觉得害怕或者什么的, 甚至还有想要过去看热闹的。

这一大早的拜年路上,程静淞他们都遇上好几波喊他们一起过去看热闹的了。

程静淞他们都一一拒绝了。

别说一大早的知道这件事后就被徐如月连番嘱咐不能过去,免得他们沾上什么不好的东西,就说她的心态也没那么强大, 属实不敢过去看。

甚至要不是不想将来被人说她怎么不出门拜年,或者去了这家没去那家,她今天都不想出门了。

哪怕她其实真的还挺关心整件事情的后续的。

好不容易在村里面溜达了一圈,结束拜年,程建功又跑去看了下杨朝昕。

她也被这一大早的消息给吓到了,程静淞他们到的时候,杨朝昕的情绪就不是很好。

程静淞他们就陪着她坐了会儿,安慰她说:“你也别多想,这件事和你没什么关系,村里面也不会因为这个怪你,你还是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就行了。”

杨朝昕抿了抿唇,“我没想这么多,我就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她竟然……”

“谁又能想到呢!”程静淞也叹气,然后又陪着杨朝昕呆了会儿就听说县里面派的人已经过来了,正好村里面的拜年也差不多结束了,很多人又都过去看热闹了。

程静淞很惊讶,“县城这么快就来人了,现在还不到吃午饭的时间门呢,县城那边这回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散消息的人就奇怪地看着程静淞他们说:“三宝,你不知道啊,他们说来调查的好像是你姑父!”

“我姑父来调查!”程静淞震惊脸,“怪不得来的这么快呢,可是他的身份……算了,说这些没用,那我姑姑来了吗?”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摇摇头,那人又好奇问道:“三宝,你姑父不是和我们一样的农民吗,他啥时候变成了调查的了?”

这叫程静淞怎么答。

程静淞就说:“我也不知道呢。”

然后扭头对着杨朝昕说:“那我们先回家了,过会儿再来找你玩儿。”

杨朝昕点头,程静淞他们就赶紧跑了。

等到了家,肖闻京果然不在,倒是徐如月因为家里面不好缺人,所以还呆在屋里面,免得等下有人过来后见到的是空门,不吉利。

但是程静淞一个照面就注意到徐如月整个人就很焦急,心早就飞到了外面去了。

“奶奶,我刚才听说……”

都还不等程静淞把话说完,徐如月就抢先问道:“你们拜完年了是吧?”

程静淞点点头,“是啊,奶奶,我刚才……”

程静淞的话才刚开了个头,徐如月又给打断了,“那正好,你们三个就留家里面看家,要是还有人上门,你们就按照往常我教你们的给人拿东西……”

徐如月劈里啪啦交代好一通,然后就急匆匆地往外走。

程静淞几个:“……”

互相对视一眼,程静淞和程斯年齐刷刷叹气,然后耷拉着肩膀坐了下来。

“奶奶这是听到消息,想赶紧去见一见姑父的吧。”程静淞道。

“那是肯定啊。”程斯年接茬,“我猜她现在肯定乱急了,要不然也不能这么随便交代完了就走,肯定要多絮叨几遍。”

“诶!”程静淞啧啧嘴,“以往平平无奇的女婿忽然间门换了个身份,也不知道老徐同志是喜是忧呢。”

“应该是高兴多一点吧?”程斯年不解。

“那谁知道呢。”程静淞道:“你可别忘了,上次抓方老三以及后来接管咱们这边的都是部队,那姑父的身份八成是个当兵的,他这些年卧底,如今算是立了一大功吧,将来万一他要是再回部队的话,姑姑他们指不定也要跟着随军呢,到时候,老徐同志怕是好几年都要见不到他们一面了。”

程斯年:“随军?什么意思?女人也能去军队吗?”

程静淞这才想着程斯年一个古代人,了解的军政和这边的不一样,就开口给她解释了一番。

程斯年听完后,直接傻眼,好一会儿才说:“原来还可以这样,那真要是被你说中了,奶奶不得哭上好几天啊。”

程静淞点头,“很有可能。”

程斯年想了一下徐如月可能会有的样子,摇头叹息,“那完了,奶奶将来有的难受的了。”

程静淞也叹了口气。

和徐如月的意外一样,村里面的其他人也很意外。

肖闻京虽然来这边的时候少,但因为是程建功唯一的亲家,所以村里面的人都认识他,也记得他。

他这次过来却忽然换了身份,除了早就心知肚明的程建功他们,徐建军等一些陪同的大小干部都心里又是奇怪,又是惴惴。

尤其是今天过来的肖闻京看着气场格外的强大,和他们以前见识到的一点也不一样,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趁着肖闻京去两处屋里面勘查的时候,程建功的身边就围了很多人好奇,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肖闻京到底什么身份等等。

程建功就装不知道,各种打太极。

普通的人也就算了,徐建军几个却是猜到了当初程建功一直说他能联系到最可靠的调查事情的人是谁了。

只是程建功装傻充愣,他们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白地追问。

等徐如月来的时候,程建功就借着她从一堆人群当中脱身,走过来拽着她问道:“你怎么来了?”

徐如月急急忙忙地说:“我听村里面的人说那个啥的调查员是肖闻京,我这不是赶紧过来看看是真的假的?还有,这到底是咋一回事儿啊?”

程建功就拽着徐如月往一边靠了靠,也没回答,而是反问道:“你来了,那家里怎么办?老徐同志,你不会大年初一的关门谢客吧?这可不吉利啊!”

“我能做那事儿么,我让三宝他们守着家呢。”徐如月随口回应了一句后就又拽着程静淞的袖子继续问刚刚的话题。

程建功就说:“是他,但是这边挺乱的,你就是来了,他也顾不上你,你有什么问题,等回头这件事结束了,你有的是时间门问,现在就别来这边添乱了,大过年的,你真想看那满屋子的尸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徐如月立马因为程建功的话打了个寒战,但是又想着肖闻京,还是迟疑道:“可是我这不是着急么,那咋就变成了肖闻京了呢,他……”

“行了,你那个好女婿又跑不了,等事情结束了,你有什么不能问的,赶紧回家吧啊!”程建功又推着徐如月转身,让她赶紧回家,免得等下见到一些不该看的,心里面不舒服。

刚好,肖闻京已经把屋里面的情况检查了一遍,正在往外走。

看见徐如月后,他微微点头招呼了一下,又抓紧去下一处。

徐如月就这么看着忽然变得陌生的好女婿,傻眼了好一会儿。

“他……”

“行了,回家吧啊!”程建功又带着徐如月往回去的路上走了会儿,把她劝走了。

可是这回家的路上也不安生,徐如月时不时地被好奇过来的人拦着问东问西的。

等回到家后,徐如月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而且还有不少人因为村里面不让围观,而过来找徐如月打听消息,以至于他们一家在整个正月里都特别的热闹。

当然这算是后话。

而肖闻京这边检查了两处地方后,时间门就到了中午。

村里面就开口让他要不先休息一下,吃了午饭再继续,肖闻京也没拒绝。

杨主任一行当然也没走,自然也跟着上了饭桌。

杨主任他们之前也从村里面的人口中知道了肖闻京的身份,之前没来得及问,现在在饭桌上,杨主任想了想,终究没忍住试探问道:“建功同志,之前竟然一直不知道你和调查员还有亲家这层关系在,要是知道了,我这一大早的也不用心急火燎地往县城打电话了,直接让你帮忙联系就是了,这样也节省了时间门不是,你啊,还藏着掖着,真是该罚,等下可得多喝一杯。”

还不等程建功接茬呢,肖闻京就说:“我们有纪律,办公的时候不能喝酒,酒就免了,等下还有不少事要做。”

杨主任顿时有些尴尬,但是眨眼间门就转变成了笑脸,“是我想岔了,眼下确实要以办案子为重。”

徐建军他们一直都知道杨主任是个老油条,有时候办事儿确实就不那么的让人舒服,但是他同时也是这次大地震中少数的没有出现问题的干部,所以就单单凭着这一点,他也是个好干部。

徐建军也不好就这样看着,忙开口道:“是啊,这次村里面的这个事儿确实挺严重的,也是我们实在没想到,你说我其实都把他们分开了,谁知道……”

徐建军巴拉巴拉了一番,卢支书也跟着开口说着昨晚的事情,然后场面才算是圆过去了。

等吃了饭后,肖闻京又开始一一询问相关的人。

到了半下午,县城那边的人也总算过来了,然后肖闻京和他们汇合在一处,继续查。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他们一行整整在村里盘桓了三天,才把这件事就此理顺场了,最终下了确认通知。

不止是村里面还有公社那边都松了口气。

接着,徐建军就问道:“那我们可以处理他们的后事了吗?”

肖闻京点头,“可以了。”

徐建军就道:“那太好了,我等下就和林素媛他们说一声,让他们赶紧治丧。”

肖闻京没关注这些,而是对着程建功道:“大哥,我接下来恐怕还要忙一段时间门,玉蓉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实在不方便过来拜年,等我过段时间门清闲了,我再带她一起过来,你也帮我和妈说一声。”

程建功点头,又看了下已经发黑的天色,问道:“你们现在就走?”

肖闻京点头,“已经耽搁好几天了,县城那边还有事儿。”

“这也太晚了,不然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吧?”杨主任又客气上来了。

“不了。”肖闻京摇头,也不再多说,立马就带人离开了。

是真的说走就走。

程建功不想被杨主任等下逮着问东问西的,就道:“我们家老徐同志这几天一直惦记着这边的事,我得赶紧回去和她说一声。”

徐建军也说:“那你去吧,林素媛那边也要通知了,正好之前她还问了后事的一些操办的问题,我得亲自和她说一下。”

说完了,徐建军又看着杨主任说:“主任,要不你们先坐会儿,我们等会儿就回来了。”

杨主任摇头,“你们还有不少事要忙,我们也就不留了,免得耽误你们的工作。”

等杨主任他们走后,徐建军就对着卢支书说:“总算是结束了,你过年都没回家,要不然明天就回去一趟吧,左右接下来就是治丧的事儿了,我在这边看着就是了。”

卢支书想了下,摇头说:“算了,我也留下吧。”

“你留下也没什么用,你也帮不上忙。”

“我回去也没事儿,而且村里面这边事情大,这大过年的回家也不好,等过了十五再说吧。”卢支书坚持。

徐建军也不劝他了,两人一起去和林素媛说了治丧的事情。

前几天,徐建军他们这边忙着配合调查工作的时候,徐学林也帮着和村里面有些人家商量好了棺材和寿衣等的事情,也帮着找好了一些专门处理这方面事物的人。

为此,林素媛付出了比正常治丧要多出来三倍的价钱。

但索性她有钱,所以双方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龃龉。

唯一的一点就是那几户出了棺材和寿衣的人家这两天正私下里悄悄打醮,免得因此沾上晦气。

村里面明知道这些也没管,毕竟现在情况特殊。

而这些天一直揪着心的林素媛听到消息后也立刻安排了起来。

若是按照以往的治丧流程,杨月琴这些人都属于枉死,少不了要走过一道道麻烦的程序,但现在做不了,就只能一切从简,赶紧下葬。

但即便一切从简,整个事情结束后,初六也快过完了。

索性这下子也算是真的了事儿了,所以别说是一直忙着的徐建军他们了,就是村里面的普通人家也都松了口气。

林素媛这边也赶紧和过来帮忙的人结算了所有的花用,等他们走后,她又徐建军还有卢支书说:“这次的丧事能办的这么顺利,要谢谢村里面的帮忙。”

修建军摆手,“没事儿,应该的,你……也节哀顺变吧。”

因为最近的事情,林素媛最近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但还是打起精神道:“我没事儿,就是有件事儿还想和村里面商量一下。”

徐建军:“什么事儿啊?”

林素媛就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那边的房子也彻底空了,我这边也不打算再要,村里面如果有兴趣的话,就收过去吧。”

“那边的房子你不要了?”徐建军扬眉,要是他没记错的话,那边的房子盖的比林素媛他们现在住的还要好呢,当初可是花了好几千块钱。

林素媛摇头,“不要了,村里面要是要就收走,要是觉得碍眼或者有其他的,就是推倒也没关系,我实在是不想再过去那边了,怕心里难受。”

这种死过人的屋子一直都被人避讳,尤其是有横死的房子,更是被人嫌弃。

她本来也不缺这一套房子,更何况她和徐建军说的也是真的,她心里也确实会触景生情。还不如给了村里面,随村里面怎么处置,也算是让村里面记着他们的一份情。

毕竟再怎么被避讳的房子,依旧是实打实的几千块钱盖起来的。

如今程知仁他们都不在了,她和上塘村这边的牵连可以说彻底断开了。

虽然他们已经来了好几年了,也算是在这边开始扎根了,而且上塘村的干部和大部分的社员都很好,可她还是想要小人之心一把,用她不怎么在意的东西和村里面再换一点人情。

徐建军想了下,点头说:“那既然你不要了,村里面就收走了,我过两天把手续什么的拿过来,你签下字。”

林素媛点头,“可以。”

回去的路上,卢支书就和徐建军说:“那边房子刚死了人,村里面的人肯定避讳的很,咱们说实话要了也没多大用,你是想要把那边的房子拆了还是干什么?”

徐建军就说:“我也没想好,但左右林素媛他们也不要了,村里面收着也正常,至于拆的话,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那是挺可惜的,毕竟那房子花了不少钱呢。”

徐建军又想了想,说:“那要不然我们就安排闫老师他们过去住呢?”

卢支书被这突如其来的话干的愣了下,“让闫老师他们过去住?那边可才刚刚死了人!”

徐建军就说:“村里面没有多余的房子,他们的身份又有问题,不可能还大张旗鼓地给他们盖房子或者弄什么好地方住,也不能一直让他们住在仓房吧。还不如就借着那边的房子死了人,让他们搬进去呢,再怎么样,那也是砖房,而且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村里面的顶尖了。”

这么一想倒也合理,但卢支书还是担心道:“可还是死了人,这让他们过去住,真的不会出事吗?而且,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吧?”

“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先回去问问他们,况且这件事也要和村里面的人商量一下,也不是他们愿意就能住的。”徐建军就道:“再说了,这神啊鬼啊的东西也说不好,这些天咱们不也没见有什么神神叨叨的事情出现么。”

卢支书点点头,“那行吧,就按你说的,我等下回去后就顺便问一下他们。”

徐建军点头。

卢支书回去后就立马过去见了闫桥那一行下放人员。

这些日子他一直忙的很,也没功夫关注他们的情况,如今再看,这些人的脸色倒是比来的时候稍微好了一些了。

卢支书心里顿时就安慰了两分,也把事情和他们讲了,说:“村里面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也没别的地方给你们住,你们要是愿意过去住的话,那就开会商量一下,要是村里面的其他人没意见,你们就能去住了,总比呆在这里的好。”

刚死了人的房子确实让人忍不住避讳,但是眼前这些人已经经历过太多,说实话真没什么好计较的了。

有总比没有好。

没多会儿,他们就陆陆续续点头答应了。

徐建军这边在第二天就把全部的手续都办妥了。

但是他们也没有立马开会说让闫桥他们住进去的事情,毕竟这样显得太着急了,怎么着也要过百天,等人死后的一些相应的流程都走完才行。

村里面这边先安排的是之前和程玉衡他们关在一起的那四个知青的事。

说来也是好笑。

这四个人当初一过来就搞事情,结果误打误撞竟然成了杨月琴枪杀程玉衡他们的目击证人,所以前些时候没少被肖闻京一行来回盘问。

以至于不管是肖闻京还是公社那边也都知道了他们当初一来了这边就搞事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不属于肖闻京他们管,但是他也确实帮着和公社那边说了,留着这样的害群之马在这边也不好,让他们该处理就处理。

公社那边也点头了,说会帮着把人退回到知青办。

所以村里面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徐建军就亲自连文件带人一起送到了公社。

杨主任虽然觉得这件事麻烦,但他之前既然答应了,也就没说什么,立马就着手联系了县城那边。

肖闻京其实也和县城这边打过招呼,所以杨主任之前担忧的一点也没有,县城这边很顺利把人接走了。

因此,杨主任还很是松了口气。

但要说真正松了口气的还是这四个搞事情的知青。

他们这些人虽然在城里面搞运动搞的风生水起的,但实际上自己摊上事儿后,立马就怂了。

再加上又亲眼看到了那么血腥的一幕,甚至据他们后来在肖闻京一行的盘问下透露,杨月琴杀了程玉衡他们几个后还曾朝着他们对准了枪口,所以这些人是真的对上塘村的人以及这个地方生出了畏惧之心。

现在被送走,即便要去的是比较苦一点的地方,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万一将来村里面又有人发疯拿枪杀人呢。

总之就是不管哪一方都挺满意这个结果的。

随着老程家的事情了来,几个知青也送走了,村里面的生活又渐渐恢复来正常。

虽然大家聊天的时候还总是说起来这些事儿,但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加上又要开始新的一年的忙碌来,所以大家谈论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来。

也只有徐如月还一直惦记着肖闻京的事儿,但是呢,她从初一等到十五,又从十五等到正月过完,还是没见人过来。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村里面也越来越忙,她也越来越走不开,叹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来。

又是一年的二月初二,徐如月依旧和往常一样走不开,只能依旧让程建功过去送礼物。

准备东西的时候,徐如月还嘀嘀咕咕说:“不像话,哪有长辈先去晚辈家拜年的。”

程建功就道:“你这又不是拜年。”

徐如月嘴硬道:“他们没来拜年,这就是我们先过去。”

程建功也懒得和徐如月争辩,赶早开车去来程玉蓉家里。

但是程玉蓉说的却是肖闻京这段时间门一直不在家,恰好他们家那个小的又病了,所以她也没能找时间门回娘家拜年。

程玉蓉还问道:“哥,妈没因为这件事生气吧。”

程建功就说:“她什么脾气你不知道,肯定是念叨了,不过她要是知道你孩子病了,肯定更着急,孩子怎么样了?”

“没事儿了,就是发烧,小孩子嘛,身体弱,现在天又冷,她就病了。”

程建功皱了下眉,又亲自过去确认了一番,才和程玉蓉说起来要走。

程玉蓉留他吃饭也留不住,只能亲自送他出门。

走的的时候,她又道:“哥,闻京哥的事情,我之前也不知道,我……”

“没事儿,你也不用管这些,等他忙完了,你们记得来家一趟,省得老徐同志天天惦记着你们。”

等回了家,程建功自然如实把程玉蓉的情况和徐如月说了,徐如月也如他说的那样念叨了一番。

但随着越来越忙,她每天念叨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三月都快要过完了,村里面都开始插秧了,程玉蓉和肖闻京忽然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徐如月的惊喜和念叨自是不必说,有关于肖闻京的身份问题,她也问了。

肖闻京也解释了说他是当兵的,当初来这边就是为了卧底调查案子。

但是具体的细节,肖闻京却没有说,但是说了程静淞之前与程斯年提起的随军的事情。

并且因为肖闻京最早是在北边当兵的,当初也只是借调这边,所以事情完成了还要回去。

也就是说他们要走了,而且还是去离这里最远的北边。

徐如月听完也确如程静淞之前猜想的那样愣住了,甚至连最初的高兴忽然有了个当兵的女婿的心思也没有了。

但肖闻京既然都这么说了,显然这件事情肯定是定了。

“不能留在这边吗?”程建功好奇问道。

“对啊,这边可以当兵啊,你可以和你领导商量商量,留家里这边当兵多好啊!”程建功才说完,徐如月就立马接茬了。

肖闻京摇头,“这件事不是我能决定的,我要服从安排。”

更何况这次的事情牵连的范围不可谓不广。

他当初被借调到这边原本只是为了查当年的饥荒事件,但谁知道这两年因为程建功一家,直接将其背后的势力拔出萝卜带出泥,发现了这些人几乎什么不能做,他们就做什么,这其中甚至还涉及到了毒【品】、勾结境外走私贩私,拐卖人口等等。

像湘云和方老三这样的组合之所以遍布各种地方,其实最主要的还不是拿捏一些干部,更重要的就是利用这些人的方便,在一些地方种植罂粟,私下制作毒【品】,然后和他们想方设法搞到的一些古董、人口等等卖到境外。

而之所以上塘村这边没有沾上这些,也纯粹因为当初这边是徐学林当家。

那时候的徐学林刚刚退下来,能量大,而那些人才刚刚受到打击,不敢招惹他,所以别说是上塘村了,就是整个井沿镇都没有沾染什么,甚至这边周边以及整个县城也都比其他地方干净很多,平时做的事情也很少,也就干一干黑市,搞一些小打小闹,唯一一次的大动作就是当初的粮仓事件。

那也是因为粮仓恰好设在了这边,只能从这边动手。

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多年调查下来却没什么太多进展的缘故,因为主要的线索太少了,要不是程建功他们的一次又一次的意外,要不是那些人对着程建功,对着上塘村这边动手,这件事指不定还要查多少年呢。

又或者说就算把当初粮仓的事情查清楚了,但也不会查出后面的事情。

甚至就连部队也被牵连了一部分人。

所以他也实在不适合留在这边了。

只不过这里面的缘故不能细说。

徐如月却还想劝肖闻京,但却被程建功给拦住了。

“他说的对,这些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除非他不当兵了,你想他不当兵了吗?”

那徐如月是指定不想的。

当兵多光荣啊,而且有身份有地位,连带着程玉蓉还有他们的孩子的身份都能高上一大截呢,比当一个老农民不知道好多少倍。

可徐如月心里面又惦记着他们这一走就不知道几年才能见程玉蓉一回,她实在是想的慌。

徐如月别别扭扭的,程静淞就提醒她说:“奶奶,你有这个时间门念叨,还不如趁着姑姑和姑父他们还没走的时候,赶紧帮他们准备点能带走的东西呢,我可是听说了啊,北边很冷的,据说冬天能零下三四十度呢,我们这边都插秧了,那边现在可能还没有化冻呢,所以你还不赶紧给姑姑他们搞点棉花啊,厚实的衣裳这些。”

“你说啥!”徐如月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零下三四十度,那人还能活吗?”

程静淞:“……”

其他人:“……”

“奶奶,那边只是冷,但也没有到人活不了的温度,况且那边土地肥沃,粮作物的产量很高,还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说法呢,所以你也别总是担心姑姑他们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准备足够的厚实的御寒用品就够了。”

徐如月还是没反应过来,“我咋听你的意思,那边都那么冷了,竟然好像不缺吃的,你该不是骗我的吧!”

程静淞叹气,“奶奶,我骗你干什么,你别念叨了,赶紧去准备吧。”

程建功干脆将徐如月拽走了,然后和她一起在家里面翻箱倒柜。

程建功在外面问了一些关于调查的事情,肖闻京只道:“我不能细说,具体能说的,到时候肯定会报道出来,到时候你们看报纸吧。”

但是肖闻京回答了关于湘云和方老三的那个女儿的问题。

当初,背后的人为了好控制湘云和方老三这样的组合,就故意在他们有了孩子后将孩子抱走,利用孩子来牵制这些人。

这里面有些小孩儿早就被卖了,也有些被他们养在别的地方,早就混成了一团。

他们虽然把人解救出来了,但是却分辨不出来具体哪个是哪家的,加上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涉嫌了犯罪,所以干脆就统一安排了。

湘云和方老三当初的孩子自然一样分辨不出来了。

既然湘云和方老三的那个孩子将来不会和村里面有关联,程建功也就不关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肖闻京和程玉蓉一直在家里做各种准备,徐如月也在这边收拾这个,拾掇那个。

等肖闻京他们要走的前一天,他们又过来了一趟。

徐如月就把这段时间门匆忙准备的东西都交给他们让带走,最后还是程建功说他们带着孩子又带太多行李不方便,回头可以邮寄,徐如月这才算了。

然后,这一整天,徐如月就一直拿着程玉蓉的手各种念叨,交代,让他们好好的。

等程玉蓉他们真的离开后,徐如月也果然如程静淞和程斯年之前猜测的那样,难受了好久,一直担心他们在那边的生活。

等四月过完,春种的工作也差不多完成的时候,徐如月总算收到了程玉蓉寄过来的第一封信,交代了他们的生活,说一切都好,徐如月才勉强算是有了个心里安慰。

也就是差不多前后脚的,这边的调查事件也总算收尾完成了。

报纸上确实有了相关的报道,但是并没有交代太多,只是给那些人顺势安排了坏分子的名号,具体的事情却并没有写清楚。

程静淞他们看了下就不感兴趣了。

反正事情都已经彻底结束了,具体细节知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了。

同样是在报纸出来后不久,村里面又来了很久没见的人。

最早跟着程建功一起来这边调查的纪组长。

他是来找程建功的,想让程建功当干部,因为这次的调查扯出来太多的人,即便这边伤动的没有其他地方大,但是也十分的缺人手。

可是他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就从徐建军他们嘴里知道程建功对当官不感兴趣,后来程建功自己也说过,加上那时候他也忙,这件事就算了。

但现在,他还是觉得放着程建功这样一个有能耐有手腕的人不用实在太可惜了,所以就又亲自来了一趟,找程建功谈一谈。

程建功还是不愿意。

毕竟好不容易消停了,他也只想安稳地过自己的日子,顺便没事儿的时候再搞点小研究,不比当干部管这个管那个轻松多了。

但是纪组长却是和程建功聊起了之前来村里面的那些下放的坏分子,暗示他要是想要庇护住这些人,最好还是把这边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面最合适。

并且还说他们公社因为幸存的干部最多,所以很快就会有一些人调走,安排到其他公社,就连杨主任也会调到县城,所以程建功只要点头,就是他们井沿镇的公社主任。

可以说即便程建功身上还有个厂长的名号,也算是干部,但这样也依旧是越级跳。

杨主任那个人虽然有时候有些圆滑,但其实是个好干部,也能压制住一些人。

但如果他调走了,那这边升上来的领导就还真不好说了。

程建功最终左思右想,考虑到纪组长说的也有些道理,选择答应了下来。

而另一边,卢支书也在面临着一个选择。

因为县城现在空缺了一些职位,所以他的父母帮他活动了一下,他有希望调回县城工作。

这样一来也可以顺势解决他的人生大事儿了。

可卢支书有些迟疑。

他在这边工作了几年,有感情,不舍得走是一方面。

另一个原因就是当初他还答应程建功考虑接管养猪场的事情,而且他本人的性格也其实不太适合太复杂的官场,所以他就很纠结。

但是等他知道程建功要当他们公社的主任后,卢支书最终还是觉得跟着程建功比任何人都能学到东西,还是决定留下来。

当然了,他也免不了和父母闹了一场。

而有关于闫桥那些人的住所安排也在这个时候顺势开会说了。

村里面的人的反应和徐建军当初预料的差不多,都不在乎那边到底住不住人,随便村里面安排,只要不让他们过去住就好了。

而知青那边也开口说了不敢过去住,最终顺利安排上了闫桥他们。

并且还因为闫桥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在外人的眼中很不好,所以不少人都自发减少了和他们的接触,也算是在让他们能顺利安身的基础上有了个免打扰的环境。

而通过这段时间门,村里面也大概了解了他们,知道他们所有人都无害后,就按照他们原来的职业,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岗位。

阅读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