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105. 高考 程静淞都怕有人扑程定坤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恢复高考?”卢超群自然被程建功的话给惊到了,“这……你怎么会忽然这么说?”

“这不是很正常的么,教育停摆了十多年了,国家的人才注定短缺,还不恢复高考,进行人才选拔,那国家将来还怎么发展。”程建功说:“前些年的工农兵大学生都是什么样的你又不是不清楚,里面不乏有真材实料的,但是混子也不少,难不成将来国家一直这样糊弄下去吗?”

“所以恢复高考肯定是必然的。”程建功又指出来,“更何况自从去年革命结束后,国家就在陆续给很多人平反,咱们公社这些年下放的那些人当中不也已经有被接回去重新接手工作的么。”

“我估计下一批可能就是那些老师要被接走了,要是真的是这样,肯定离恢复高考不远了。”

卢超群被程建功说的一愣一愣的。

虽然意外,但是多年的信任又让他觉得程建功说的肯定是对的。

但他还是说:“听着是有道理,但是具体的这个时间可拿不准呢,你真不让你家几个孩子参加工作了啊,这要是错过了机会,将来也不好安排了啊!”

程建功摆手,“真不用了,你照常安排其他人就是了。”

卢超群见说不动程建功,也不强求。

但是回到家后,他的脑海里面就一直盘旋着程建功说的话,又想着杨朝昕这些年不仅一边工作,也没忘记继续学习,就问她说:“你想不想上大学啊?”

杨朝昕道:“那谁不想啊,关键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多难得啊,咱们这种小地方,几年都没有一个正经的推荐名额,想也没用。”

更何况她这几年随人和卢超群的日子过的还不错,但也清楚地知道卢超群的父母还是嫌弃她的学历配不上卢超群。

再一个,她自己也想提高。

毕竟有文化的好处显而易见。

可是这种事情又不是她想及可以的。

杨朝昕皱眉,“你怎么好端端的忽然说起来上大学的事儿了,难不成咱们公社今年有确定的名额,你想帮我安排上?”

卢超群摇头,“我就是想也要程建功能同意啊,我的意思是如果高考恢复了呢?你想不想参加高考,然后上大学?”

“嗯?”杨朝昕也满脸的诧异,“什么意思?”

卢超群就把程建功和他说的那些与杨朝昕说了,然后道:“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高考或许真的有可能恢复。你这些年虽然私下里一直坚持学习,但是到底没有正经的学历,到时候万一恢复高考,也不一定能参加考试,所以我就想你要不要把队里面的工作辞了,去高中读书,至少把学历给拿一下。”

和卢超群一样,杨朝昕也特别的信任程建功。

她同样被卢超群的话说的有些心潮澎湃。

“可是这事儿也说不准具体是什么时间吧?”仔细想了一会儿后,杨朝昕又有些迟疑。

仔细算算,她和卢超群结婚其实也没几年,现在孩子才刚刚满周岁,她哪有时间去县城读书啊。

虽然孩子能放在幼儿园,但那也只是白天。

而卢超群自己的工作也忙,还经常性的往外面跑,一走就是好些天,他也没办法天天顾家里面。

“那要不然,让我妈他们过来帮忙带一下?”卢超群提议。

杨朝昕立马摇头,“算了吧,你爸妈到时候不得把我念叨死,刚何况他们又不是没工作。”

又沉吟了一会儿,杨朝昕最终下了决定,“反正还不确定到底什么时间呢,还是先等一下吧,看看情况再说。”

卢超群见杨朝昕都决定了,也就先不劝她去上学了。

但是程静淞他们兄妹高中毕业后却没有一个参加正经工作这件事还是让村里面念叨了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徐如月之前一直扯的高中毕业这个借口也不好用了,又有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开始打听他们家个孩子的行情。

徐如月也已经听过程建功说的高考可能会恢复的事情,并且程建功和她说的时候还一点保留都没有,所以徐如月的信心比外面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要充足的多,也没想在这个时候给家里几个孩子找事儿,依旧和那些打听消息的人打太极。

加上如今正是天气热的时候,程建功他们个也不爱出门晒太阳,所以就一直尽量躲在家里。

没事儿就看看书,整点好吃的,或者听听广播,定时看一看电视。

程静淞他们上初中的那一年,他们这边的省城经中央批准,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省电视台。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周边的一些市也逐渐能收到信号了,所以程建功就找谢永军帮忙搞了一些不好弄的材料,然后顺手把电视给搞出来了。

前两年的时候,电视的信号还不是很稳定,也没什么有看头的节目,加上程静淞他们也经常不在家,就只有徐如月每天喜欢看着时不时冒雪花的电视。

但是自去年冬天开始,省电视台那边就开始尝试用两套中波频率播送节目,加上程建功还搞了一些可以增强信号的,倒是让他们能看的东西比之前多了。

程静淞来这边十多年了,好不容易重新感受到了和时代的进步,所以即便现在的节目都是那种很正经的,她也看的津津有味儿的。

就更别说其他的人了。

就在程静淞他们这样惬意地把整个暑假过完的时候,村里面那些原本被下放的大学老师们一下子都被集体召回了。

这要是换在别的地方,或许还不会那么的显眼。

但是上塘村这些年真的陆陆续续收拢了很多的老师或者是学者专家,所以当这些人都齐刷刷的离开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的正常了。

更何况他们这些人被接回的时候其实已经差不多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了。

这些老师、学者,甚至研究员们在上塘村的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很好,没被针对,没有歧视和打压,没有各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和侮辱,除了一些明面上的规定外,他们生活的很好。

加上村里面还给他们按照他们所擅长的事情分配了不同的工作,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村里面的人的尊重。

所以,高考可能要恢复了这个消息也就被他们给看似悄悄,但实则公开地说了出来。

因此,高考应该要恢复了这个消息又一次在村里面传播开了,只是因为经历了十年的浪潮,很多人都学会的谨言慎行,所以即便大家伙都知道了,也没人敢大肆宣扬,只是私底下偷摸兴奋。

但是村子里面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就浓烈了起来。

而程静淞他们个在原有的受欢迎的基础上再一次成为了众多想要参加高考的人的关注重点。

有过来借书的,有说要请教问题的,有确认消息的等等等等。

都是一个村的,程静淞他们也不好真的什么都不管。

更何况早些年外出那一回,他们也提前屯了一些学习资料,所以,程静淞就给知青和村里面这边一边分了一套学习丛书。

至于他们私底下到底会怎么分配,就看他们自己了。

杨朝昕在听到确切的消息后,又重新陷入了纠结当中。

她又习惯地找程静淞念念叨叨的,程静淞就道:“高考停摆这十多年里,不知道聚集了多少没办法正常高考的学生,国家不至于把那些人忘掉,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的高考应该是全民参与的,你也不是非要先去读高中,你可以先在家自学,等回头具体通知下来后再说呗。”

杨朝昕一想也是,提前担心也没什么用,就干脆不多想了。

徐如月这边之前虽然已经信了程建功的话,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消息,她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现在能确认了,徐如月就立马关心起来程静淞他们参加高考的事情,家里面的大小活也都不叫他们做了,电视、广播什么的也不让他们听了,每天念在嘴边的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徐如月这几年其实也一直在坚持学习。

但是她毕竟年纪大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她努力了就一定有成果的。

所以,她这几年下来,也将将把知识水平维持在初中,其他理科类的,她学了很多次也依旧学不明白。

程静淞知道按照徐如月的水平,就算参加了高考也没什么戏,但是她还是没忍住撺掇徐如月道:“奶奶,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复习,到时候也一起参加高考啊?”

“你说啥?”徐如月才听完就皱紧了眉头,瞪了程静淞一眼说:“我一个都快六十岁的老太太,我和你们一群小孩儿参加高考,我有那个能耐吗我,竟是给我处馊主意,让我出洋相!”

“怎么就是出洋相了呢!”程静淞不赞同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都还坚持学习,向往着更高的知识殿堂,那只能证明你是一个优秀努力且具备强大执行力的当代优秀女性的代表,要我说啊,要是被人知道了你的事迹,说不定还能有报纸来采访你,报道你的事迹,夸你是新时代的榜样,呼吁全国的妇女同胞们都像你学习呢!”

程静淞一张嘴叭叭叭个不停,简直都要把徐如月夸的天上有地上无了。

徐如月也确实被程静淞给夸的心花怒放。

但她这些年也不是白过的,对于程静淞的那张嘴的能力也是特别的深有感触,因此并没有因为几句话就被程静淞忽悠地找不着北。

徐如月就说:“你有这个时间来劝我,不如好好看书,指不定到时候考试的时候还能多考几分呢。”

程静淞:“……”

“奶奶,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我还是有信心能考上大学的,咱们现在说的是你参加高考的问题,难道你就不想到时候和我们一起去大学读书吗?”程静淞虽然被怼了,但还是坚持忽悠道:

“奶奶,你要知道,等我们个上大学后,家里面到时候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难道就不会觉得孤单吗?”

“可是你要是和我们一样考上了大学,那就不一样了啊,我们祖孙四个又可以天天一起同进同出了啊!”程静淞还试图给徐如月洗脑,“奶奶,我们要是上大学了,那一走就是半年甚至一年都不会回家的啊,你确定你到时候真的不想我们啊!”

徐如月撇嘴,“我巴不得你们赶紧给我走,成天在家里面给我找事儿!”

“还有,你就是把你那张嘴说出花儿来,我也不去丢这个脸!”徐如月特别的斩钉截铁。

程静淞见状,只好叹气一声。

之后的几天,程静淞又尝试做徐如月的工作,但是依旧没什么进展,加上又是新一年的秋收大抢,程静淞也不再招惹徐如月了,免得她暴躁。

等到整个公社的秋收过去,时间都来到了十月中旬。

而有关于国家恢复高考的文件也彻底下达了。

和程静淞之前看过的一些影视资料和里面显示的一样,这个消息给很多人带来了绝大的惊喜。

尤其是对那些下乡后就没办法回城的知青们来说,这一则消息无疑是将他们原本黑暗的人生劈开了一道口子,让阳光彻底撒了进来。

就连上塘村这边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的知青们也都在欢呼。

程建功也干脆立刻拉着各个村子的领导们开会,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务必配合国家的高考工作,不能做一些无谓的阻拦,相反要尽量帮各村想要参加高考的人员扫清障碍等等。

几年的合作下来,各个村子的领导们早就信服了程建功,也就立马安排了下去。

井沿镇这边在程建功一条条的安排下顺利的运转了起来。

加上他们这边的知青这些年都被安排了相应的工作,没让他们曾今学的东西浪费掉,所以在当地安家的也少,也就没有出现所谓的因为家庭矛盾而不能参加高考的问题。

就更别说什么其他更严重的纷争了。

当然了,程静淞也觉得他们当地的女知青没有一个结婚的,可能也和程定坤的出色有关系。

因为程定坤是真的出尘的好看,哪怕他的长相其实并不符合现在人的大众对男性的审美,还特别的白,但是挡不住他真的真的也特别的吸引人。

只要有他在的地方,那就是人群的焦点。

不是有句话叫做见过了特别惊艳的了,再看其他的都觉得一般了么。

总之,在外面的世界闹哄哄的时候,井沿镇这边都在团结一致的复习。

不过程静淞他们个还是没有参与到这次的集体的活动当中,因为他们彼此之间都有顾虑。

程静淞他们个害怕被持续的关注,其他人也怕他们个的存在影响他们复习的状态,怕自己没办法集中精神。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这边也一天天的冷了起来。

当树叶一层层的落下,很多枝头上已经见不到翠绿的叶色的时候,总算到了考试的这一天。

程静淞选择了理科,打算学经济。

虽说她将来也不一定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但经济学对她来说是最简单的了。

咸鱼么,当然是要处处都讲究便利了。

而程斯年和程定坤则选择了文科,前者打算学中文,后者打算学历史。

这个时候还是要先填志愿后考试的。

程静淞也看过不少的年代文,并且也做出了那些穿越主角一样的决定,考首都大学。

而且她还叫程斯年和程定坤和她一起,到时候他们个还可以在一起生活好几年。

这也幸亏公社主任是他们的爸,不会对外宣传这些事儿,不然,恐怕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觉得他们不自量力了。

理科生和文科生的考试科目不一样,但是时间的安排上差不离。

不过对于程静淞来说,这时候的理科题真的好简单啊。

不说她前世学的程度,今生她的身边还有程建功这个大bug呢,所以她的理科都做的特别的快,而且也特别的有底气。

就是语文和政治上面多少有些担心。

毕竟十年的革命才刚刚过去,思想的浪潮方面多多少少还是要注意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回答的有点小问题。

高考结束后,程静淞他们又赶紧回了家。

村里面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对答案的日常。

虽然大家伙之前复习的时候不太愿意和程静淞他们个一起,但现在考试结束了,他们又开始找程静淞他们对答案。

尤其是报考理科的那些人,每当他们和程静淞的答案对上了后,他们就立马高兴一阵。

要是对不上的,就开始闹腾腾的要重新做,讲题等等。

这样闹哄哄的高考日常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村里面又恢复了正常的日常。

因为注定有些人会离开,所以每个村子又开始按照程建功的指示,安排一些接班的工作人员等等。

当上塘村这边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也正好赶上了过小年。

因为运动被粉碎,村里面这两年的年节比以前热闹了许多,虽然大家伙明面上依旧坚持这那十年运动的习惯,没有明目张胆的搞祭祀,但家里面烧个黄裱纸,上香进供,磕头祭拜什么的都做了。

虽然是过小年,但是程静淞个和以往一样,一大早就被徐如月给喊了起来。

开门放炮之后,徐如月立马就开始祭祖。

她让程静淞个并排跪在供桌的下面,然后一边烧纸,一边又开始给老祖宗们念念叨叨着说保佑他们家个孩子都考上大学,快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话。

程静淞就瞟着徐如月,想到她之前一直念叨的都是让她别长歪了的那些话,没忍住咧了咧嘴。

但是程静淞没敢多说话,怕引得最近有些暴躁的徐如月更加的暴躁。

毕竟距离考试结束也有两个月了,村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程静淞个却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村里面的人本就关注程静淞他们个,所以总是免不了找徐如月打听,以至于徐如月最近就特别的着急。

而她一着急吧,就容易念叨。

之前是念叨给程静淞他们听,今天是念叨给祖宗们听。

也幸亏祖宗们并不存在,不然的话,程静淞怀疑那些老祖宗能从地府蹦出来打她一顿,说她实在太能唠叨了。

不过就在徐如月念叨后的没几天,照常下班回来的程建功就带回来了封他们的录取通知书。

徐如月是第一个蹦起来了,比程静淞他们激动多了。

等把每一个通知书都打开并看完后,徐如月才总算是放下了这段时间一直吊着的心脏,狠狠地吁了口气。

再之后,徐如月又开始了喜笑颜开的日常。

并且还很坚定的认为程静淞他们个能赶在大年前收到录取通知书,一定是她上次过小年的时候和老祖宗没絮叨的作用。

因此,徐如月不仅当天又偷摸拜了一下祖宗们,过大年的时候又高高兴兴地拜了一回。

过年的这段时间,村里面又陆续有不少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然后有的立马就拿着录取通知书找徐建军开了转关系证明回家了,也有的留在了当地过年,打算等年后再走。

杨朝昕也考上了。

不过因为她本人没有正常读书,都是自己私下学习的,所以程度上要比不上程静淞他们,但是成绩也不错了,而且还是省城师范。

也自打杨朝昕的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卢超群的父母就立马赶过来了,并且对她的态度也真正发生了彻彻底底的转变。

但同样的,也有人没考上。

程静淞他们个的成绩都是全省前,尤其是程静淞,直接考了个第一。

所以他们的复习资料也被不少没考上的给借走了。

为此,程静淞甚至还感慨了一句说:“要不是现在时间赶,加上家里面暂时也不缺钱,我高低得把我们的复习资料给复印上几百上千本,然后拿出去卖了换钱。”

“你就知道钱,也不怕这里面有人心思阴暗,回头再反咬你一口。”程斯年就说。

程静淞摊手,“所以我才没做啊,我就等着到大城市赚大钱了。”

徐如月听程静淞这么说,就道:“你天天就说赚钱,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赚啥钱,家里面又不缺你那一点,你上学了就给我好好读书,别成天想一出是一出的,还赚钱,你也不怕到时候被人举报你投机倒把!”

说完了,又在程定坤和程斯年两个身上定格了两秒,然后才同样嫌弃地瞪程斯年一眼,对着程定坤嘱咐道:“等到了首都,你给我看好她们两个,你是她们的大哥,爹妈和长辈不在的情况下,就该你管着她们,要是她们不听话,你也只管教训,该揍就揍。”

程静淞:“……”

程斯年:“……”

算了。

反正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徐如月也管不了他们那么多。

在这种时不时地拌嘴氛围中,程静淞几个都来不及在家过元宵节就早早踏上来去往首都的火车。

家里面的个孩子一下子都走来,还是出大远门,徐如月的心里要多不舍就有多不舍。

即便他们个已经有了六年的县城租房生涯,但是徐如月还是对他们一遍遍地嘱咐来很多注意事项,又给他们带来很多东西,甚至还把自己这些年攒下来的老本都给了他们。

看着徐如月泪眼汪汪的模样,程静淞就和她开玩笑说:“老徐同志,你这算是赞助我们的生意吗?这样吧,你的这些钱我给你算进我们生意的投资,到时候给你分红。”

徐如月立马就不伤心了,提溜着程静淞的耳朵教训她别乱来。

等火车呜哇开走的时候,徐如月又开始泪眼婆娑了,下意识跟着前进的火车往前跑。

要不是程建功拽着她,也不知道她能跑多久。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没忍住和程建功他们念叨着不知道程静淞个去了首都后能不能过好日子的事情。

程静淞个倒是还算平常,没有徐如月那么大的情绪波动。

他们这个小县城还是没有直达首都的火车,所以,兄妹人到了省城后又倒了一辆火车。

不过有程建功这个万能老爸在,他们个不管是在去省城的火车上还是在去首都的火车上,都坐的是卧铺票,除了在车上的时间久了点,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影响。

更没出现任何的意外。

下了火车后,程静淞就下意识打量这时候的首都,表面看上去,和他们十多年前来的时候的变化不太大。

但是街上行人的衣着打扮,以及城市面貌比他们待了很久的乡下自然好上很多。

还有一点比较不同的是这时候的人看上去比他们上一次过来的时候要肆意欢快的多。

当他们坐上公交车往学校赶去的时候,路过一片胡同区,甚至还看见了大片大片的白鸽低低地从那些带着历史痕迹的老旧屋瓦上飞过,惊起了一片咕咕呱呱的声音。

要不是怕不安全,程静淞甚至还想把脑袋伸到外面,听一听有没有鸽子哨的声音。

到了学校附近后,程静淞个没有立刻去报名,而是先找了附近的招待所住下。

等歇息了一个晚上后,他们个才拿着通知书以及相关的文件过去学校报名。

等这些都忙活的差不多了,也快到中午了。

兄妹又在学校逛了一圈,稍微熟悉了一番,然后又出门吃了顿饭,这才回招待所把需要用到的东西拿上,重新去了学校。

现在的大学生少,学校的寝室就是简单的男生一幢楼,女生一幢楼。

程静淞虽然没有和程斯年在一个寝室,但很幸运地在一层楼,一个是306,一个是313。

程定坤先把她们两个送到,然后就提着自己的行李走了。

他们兄妹也没人搞矫情,就先各自在自己宿舍收拾。

这时候的住宿条件可没那么好,一个屋子四张上下床,一共住了八个人。

而且这时候的上下床还不稳当,但凡有人爬上爬下的时候,就咯吱晃悠,听着就吓人。

程静淞来的还算早,所以就挑了个下铺,开始收拾起来。

以往看的时候,面对这样入学住校的情节时,总会有人在第一时间大大方方的介绍自己,但实际上程静淞这屋里面还有两个人,但是她们也只是互相笑了下算是打招呼,并没有立马开口说什么。

只不过在程静淞收拾东西的时候,她们就时不时地会看她一眼。

程静淞能感觉到她们目光中的探究和打量,应该是对她极为的好奇。

先不说他们兄妹一起过来的,虽然她和程斯年的外貌上比不得程定坤,但也不差,再加上他们的衣着装扮都讲究,所以看着就和一般的人家不一样。

这时代还是讲究的劳动人民最光荣,而且全国各地的普遍性问题就是贫穷。

所以程静淞她这样的就显然和其他人处在了不同的界面,让人好奇的同时,自然也会有点担忧和防备。

大家都是刚见面,一时间也不晓得彼此之间的性格,所以程静淞也不介意她们这样的打量。

不过等收拾好后,程静淞就擦干净手,找了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向她们展示着介绍了自己一番。

也免得回头被人家误以为自己的脾气不好,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大小姐。

虽然,她这些年舒服惯了,确实觉得如今的宿舍住起来特别的狭小【逼】仄,但她绝对不是那种眼高于顶的大小姐。

那两位没想到程静淞竟然主动介绍自己,愣了下,也陆续把自己的身份说了下。

她们俩都是当地人,只不过以前是下乡知青,一个叫李微,一个是宋芃芃。

当地人来的早,也很符合现状。

程静淞仔细记下他们的名字。

这两人大概是因为程静淞主动说话了,所以实在没忍住好奇问道:“你真的是农村来的吗?”

程静淞知道他们好奇什么,就笑着点头,“是,不过我们家长辈都比较疼小孩,而且我们村的生活条件也不错,所以我从小到大就没怎么吃过苦,是不是让你们觉得我不像是农村人?”

“何止不像啊,你身上就根本没有一点农村生活过的痕迹啊。”宋芃芃的性格更外放一些,主动说:“我下过乡,但我在乡下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哪怕就是这首都城也见不到多少你这样的,但是我刚才一下子看见个。”

程静淞就道:“我们是兄妹,我最小,另外两个是我大哥和二姐。”

“那你们家的条件也简直太好了,你们兄妹个顶个的出彩,尤其是你哥,说实话,我刚才都看直了眼睛了。”宋芃芃有些不好意思,但神色清澈。

程静淞又笑说:“我哥从小到大都这样好看,我们那边的人也喜欢看他。”

“你哥是特别的好看,但是你和你姐也不差,你们兄妹个看上去简直和我们其他人不在一个世界,太漂亮了。”

程静淞又笑着和她们随便扯了两句,然后就过去找程斯年了。

程斯年也才刚把东西收拾好,正在和她们宿舍的人说话。

见到程静淞过来后,她也没耽搁,和其他人说了声后,就和程静淞一起走了。

等到了男神宿舍楼下后,程定坤就已经在下面的花坛边等着她们了。

碰面后,兄妹就去了食堂。

即便是首都大学,但学校的食堂也不怎么样,大锅饭的味道让习惯了吃灵气种出来的食物的兄妹有些难以下咽。

但他们个也没有浪费,只是等吃完饭后,程静淞就边走边说:“虽然现在房子什么的还不能明目张胆的买卖,但是私底下其实也不是没有操作的可能,我觉得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想办法买房子了。”

这一回,程斯年和程定坤都没有说什么,反而很赞同的点点头。

只有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才能重新种东西,自己做饭吃。

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

说完了这些,程静淞又好奇地看着程定坤,问道:“哥,你们宿舍来几个人了,都是哪儿的啊,你有感觉他们人都怎么样吗?”

程定坤就道:“四个,没问,没关注。”

程静淞&程斯年:“……”

互相对视了一眼,程静淞无奈道:“哥,你真的是,你不和人家交流的话,到时候人家肯定也会排挤你的。”

程定坤非常的坚持,“无所谓。”

程静淞知道程定坤来读大学纯粹就是想要多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文明,目的还是为了修仙,加上他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改变对外界的态度,程静淞也只好叹了口气,不再说了。

“那我们就尽快想办法买房子,到时候也就不用住校了。”

学校还没有正式上课。

程静淞个干脆就结伴出了学校,打算在首都城到处转一转,看一看。

就算现在不能立马买房子,但至少也要做到心里有数才行。

接下来的两天,程静淞他们个就一直约伴出来。

出色的样貌也让他们个在刚入学没两天就被很多人关注,甚至连一些基本信息都暴露了出去。

也幸亏现在的社会形式还是特殊的,而且人的胆子也不大,加上大家都是千辛万苦才考上了全国最高的学府,品行什么的也有保证,所以倒没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

要不然,程静淞都要怕有人上来扑程定坤了。:,,.

阅读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