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我在三国经营田庄

第 163 章 发行国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哦”复制黏贴少年天子刘协么燕绥饶有兴趣道“这兵荒马乱的,见过天子的人的确不多,且许多人都是远远的参拜,不敢抬头直视。若是找人冒充,或许真的可行。”

“即使见过的人不多,至少长安的文武百官、近侍和武官都是见过的。”戏志才皱着眉加入了讨论行列,但他摇头道

“奉孝这主意没什么可行性啊,纵使刘协现在是长身体的少年期,那脸庞也不是人能随意冒充的。”

诸葛亮也赞同戏志才的意见,找长得相似的人已经比较困难了,更遑论让人认可。

“非也,重点不是以假乱真。”郭嘉摇了摇修长葱白的手指,悠悠道“而是在于让各大诸侯知道,天子到处都是,打破唯一性和正统性。比如陶谦、袁绍、西凉诸部众,都号称自己手里有天子,都能发号施令。”

“这样,不论是谁用天子的名号颁发圣旨,都没人理会。”诸葛亮眼睛一亮“这样即使任何人得到天子,都对我们造不成威胁。”

“对哦,反正舆论的武器报纸掌握在我们手里。”戏志才双手拍桌,恍然大悟道“而且传国玉玺我们也可以多造上几个,流通到市面上,连同假天子一起投放给诸侯。”

燕绥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刘协这个烫手山芋,不如不存在,永绝后患。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但是弑君这种事情,必然会埋下隐患,若是因此影响到入学率和人才的投奔,反而不划算。她眼睛危险地眯起,有了另外一个主意。

心中暗叹虽然刘协本身无辜,但身在其位却无才,这种无能造成的百姓困苦就是一种原罪了。既然如此,便怪不得自己了。

“就按你们说的做,刘协那边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会让他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燕绥迅速下了决断,笃定道

“让我们砸了天子这块招牌,让汉室宗亲越发不值钱。”

其余几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的决心。汉室倾颓已成定局,谁也不想回到那个让外戚和宦官掌权的暗黑时代。

更何况,若真论正统,才能非凡的主公比只会自称为受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的汉室有说服力的多。

“这种材料并不会伤及人的性命,但会让音容大变。”在会议结束后,燕绥将一样东西给典韦看。

忠心耿耿的典韦接过来,肃容道“这必定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主公您有何吩咐”

燕绥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交代道“是一件重要的事,别的人我都不放心。”

典韦一听,立即跪地诚恳道“韦不才,蒙主公赏识至斯,必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燕绥微微一笑,从容问“即使弑君”

典韦毫不犹豫说“韦的主君只有您一人,若论长安的傀儡天子,不过是将天下弄得分崩离析的罪魁祸首后代而已。”

燕绥对这回答很满意,不枉费她一直将典韦带在身侧,言传身教,她将计划详细告知了典韦,便让他自己挑选心

腹,前往长安“此行关系重大,万勿走路风声。”

属下明白,典韦保证道韦誓以毕生之抱负全力以赴

本作者水墨黛提醒您最全的我在三国经营田庄尽在,域名

“当然,你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务必平安归来。”燕绥拍着他的肩膀,关切地补充道。

典韦感动地辞别燕绥,暗中将工作交接和安排,便佯装中了水痘,实则带着心腹去乔装一番,悄悄前往长安。长安斗得一团乱,他可以趁乱买通官兵,灰头土脸地混迹在军队中,见机行事。

除了暗中安排了典韦之外,燕绥命令降将张郃整顿兵马,准备北上截击袁绍的军队。现在还没有到和袁绍决战的时候,张郃需要在那边排兵布阵,择机用火攻消灭煌县要塞,真正的豫州军队主力正准备将徐州一锅端,免除日后征长安和袁绍的后顾之忧。

一方面,她已经收服了糜竺,并且和在徐州推行豫州官场模式惨败的陈登达成了默契,这两大家族在徐州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且徐州盐铁油等重要物资已被豫州控制,商业、文化和官场也被渗透不少。

另一方面,陶谦身体愈发不好,对徐州掌控力下降。他重用的小人笮融生性贪婪,为了满足自己信仰佛教的私欲,在徐州兴徭役让他们大肆兴修佛寺,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并且,徐州官场因为小人得宠,已经是乌烟瘴气,不少人因为看不下去或者被排挤到待不下去,只得到临近的豫州参加大考。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州很难上下一心,组织对豫州的抵抗。

这样的背景下,谋士们都觉得时机已到,能够高效、迅速地依靠奇袭,直奔徐州治所下邳,已很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打到陶谦出城投降。并且徐州太近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必须得打

不过,打仗向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核算和准备拨付粮草中,财务部感受到了压力。财政部成立之初的宗旨便是要以数据说话,决不能空口无凭。他们绘制了详尽的表格,列明了各项数据提交给燕绥,计算了粮草和金银的缺口,并且还模拟了在战线延长的极端情形下,需要的粮草。财务部的几个年轻骨干是心思细致的女子,她们还做出来了方案一二三四五,供主公参考。

“这打仗、修城和以工代赈,个个都需要一大笔钱啊。”看着表格和财务部做出来的方案,幕僚们都觉得十分棘手。

“或许可以按照方案一的建议,节流。”田丰向燕绥请示“主公,可否用一下黑板”

“你写。”燕绥双手撑着下巴,沉静的应允了。

田丰微微欠了欠身,便上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了起来。

办学、学生补贴、教师补贴、工人薪水、官吏福利、公务支出等几大项目都被他摘了出来,寻找压缩的空间。

诸葛亮举手反对“义务教育和增强师资力量是主公制定的千年大计,这样的国策不能在实施短短时日之后叫停,容易给人留下反复之感,长远来看,不利于入学率和培养人才大计。”

司马朗皱着眉说“虽然削减官员福利看上

去最为无害,但底层官吏薪水不高,福利是他们养活一大家子的重要部分。”

“比起容易引起矛盾的方案一,我更赞同方案二。”审配则道“豫州本就富庶,并且在主公治下蒸蒸日上。主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效果已十分显著,这时候给他们加赋税,百姓完全可以承受啊。”

陈宫也赞同道“对百姓而言,加税他们能够忍受,算不得什么威胁。”

他们都在基层干了不少年头,深刻的知道汉代的百姓素来能够忍耐和吃苦。这百年来,破家荡产,鬻儿卖女的百姓不计其数。但真揭竿造反的,只张角在宗教色彩加持下的“黄巾之乱”。

田丰说“那方案三提到的加盐铁价格会带来利润大增,这个反而是相对无害的了。”

“盐铁产品价格昂贵,终究还是转嫁到百姓身上,给他们造成沉重的负担。”当然,这个比起增加赋税,引起的怨言更小一些。

“但主公重视农业和商业,推崇以德化民,素来以藏富于民、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戏志才把征询的眼神投向燕绥“而且天下未平,这些所有的政策都会降低我们豫州及下属州郡的竞争力和声望,反而影响未来发展啊。”

燕绥微微一笑,从容道“所以,我也不想采用上述方案。”

见其胸有成竹的样子,众人也不皱眉了,连忙问“那主公的意思是”

燕绥站起身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政府债。”

没错,她要发国债不过现在尚未立国和称帝,准确来说这叫做地方政府债券。

“缺钱不难解决,先不用那些会造成社会矛盾的工具,我们只要发债、拆迁和拍地,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众人一脸懵逼。

五个认真记会议纪要的兼职秘书,在写下这些内容后也放下了笔,一脸茫然地看着燕绥。

“怪我,忘记给大家科普一些经济调控手段和常识。”燕绥叹了口气,主要是在现代连扫地工和外卖员都知道这些基本的东西,她之前没用到也就忘记了讲。

一听常识两个字,大家心下了然,看来在蓬莱又是一些人尽皆知的东西。连记忆力好的郭嘉都从怀里掏出来了笔记本,毕竟蓬莱号称领先他们上千年,两个地方的商业发达和制造业发展程度完全不一样,所谓的常识很可能对他们而言是千年才总结出来的精华。

“我先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是国债、地方政府债和特殊用途债券。”燕绥一边回忆,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通过向天下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比如灵帝在位时,朝廷要发的债券便是国债。地方政府债,打个比方,比如我们豫州、荆州、扬州等地,用一州信用,以未来税收增强购买人信心来发行的债券。至于特殊用途的债券,这个就多了去,其中很典型的,便是战争债券,专门用于弥补战争费用。”

阅读我在三国经营田庄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