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屋里

这个屋里

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的动脑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时候,时间过去大概个把月了。

这里四周有好几个厂房,这里最大的亮点是很绿色,不愧为天府之国,果然名不虚传!一排楼房看似不大,一走进里面,到处都是风景。麻雀虽小,非常美丽别致。

我为了避免遇见毛叔和婆婆,我没往住宅楼那边去散步。我的自尊心出奇的高,颇有一种不依靠别人,靠自己的硬气。逢周末,我多半是要上网的,不过上午一觉醒来,知道今天不上班,就要拿起书,阅读起来。这世道上,唯有书本能和我聊天,也只有书本才是真诚的,也只有书本才配的上我这样的旷世奇才。

到下午了,上网玩什么呢?我爱玩三国类游戏,不过网吧里只有真三国无双4,还可以,玩的挺带劲儿的。后来发现魔兽争霸3在平台上可以对战,于是又喜欢对战,还挺高兴的。学而不专,这是我的弱点。

上班了,我很不喜欢这里的技工师傅,我不是没有理由的。我瞧不起他们的技艺,更瞧不起他们的脾性,很凶的。我纯粹出于礼貌才喊技工师傅过来,其实有问题我心中已经有数了。但是有些问题处理起来有风险,不如还是去找技工师傅来完成。

我先找技工领班,不小心看见他了,于是找他。他弄不好,他又找来那个技工主管。

结果这个技工主管一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个一道工序的气管全部粗暴的使劲儿拔!

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的这种错误或者说蛮横为我日后全程自行处理问题提供了措辞和精神动力。

后来毛经理来问,我说明了原委。毛经理亲切又带着责备的语气叫道:“老刘!老刘!”

我心道:毛先生能这样处理人际关系,也是长处;换成是我,早发飙了!可如此一来,都发飙,事情往往不好收拾,自己失去了掌控局面的全局观。我意识到了,但当时没有深刻反思自己。

这位老刘过来了,他一言不发,毛经理也没说他,都是成年人,意识到错误就行了。我一言不发,管子由那位技工领班重新接起来了。

在机器的第三道环节,里面有三根顶针,三根顶针名义上是针,但形状是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扁平细长如同针状的那么三个黑色物什,下端如同锥形,所以就称之为三根顶针了。作用如今我回想起来记不清了。三根顶针的前面又有一根针,这根金属光泽的物什确确实实像是针,只是没有针尖,它的作用是协助固定铜片与底座的位置,我这里把它称之为前针。

前针落下去的时候不稳,需要重新对正,之前毛叔叮嘱过我:“不要自己去弄。”我乐得如此,去找技工,有个高个子眉头紧锁的技工站在那里,我就去找他好了。

他过来了,他的眉头紧锁倒不是有戾气的那种,相反,很是忧伤无限,想必就是那个表情。我想此人莫不是大彻大悟?看他来鼓捣。

我扫地。其实针可以取下来,重新对正,然后针尖与产品接触的瞬间是关键,因此需要在手动调试时细心。

我边扫地边看他。他摸了半天,他摸的时间不是有一会儿了,而是摸的我简直忍不住要开骂了。他不来调试,我自己来,还好些,他一番拨弄,反不如初也!

忍不住了,我骂道:“搞不好就不要搞!”

一个人就这么给得罪了。我呀!话说的要礼貌些,文明些,譬如“辛苦您了,我自己来吧。”或者“幸苦了,要不我叫别人?”都可以的,为什么自己就是凭感觉说话,不经过大脑细想呢?

他没好气的回道:“那要不你来搞!”

他又折腾了一会儿,我看得烦……还不如没搞之前,看针都歪到一边去了。把针上上去的时候,有个地方不好对正,存在误差,哪怕就是一点点误差,针与产品接触的时候,对产品的不良影响都是很大的。针本身对产品的对正吻合起到辅助作用,但是这种辅助作用不可或缺,就成了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了。

他走后,我的勇气上来了,内心开始澎湃。想起技工领班严厉的态度,技工主管的恶劣,普通技工的无能,我决定全盘自行解决问题,我感觉自己有底气。

我先是把针重新对正,起码不会过多造成不良品,这样把速度略微缓慢下来。我观察每个环节的原理和辅助办法——头脑中浮现了加装东西的想法。

我记得自己想了三天啊!

睡觉前,醒来后,吃饭的时候……我头一回如此用心用脑用在工作中。自动机器这里指这台精密的机器在设计的运行当中,不仅仅要考虑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能运转,而且要考虑在意外情况下是否还能运转?这个意外情况所指的是各种不利因素。

我的思路完全正确。

这个意外情况包括设备部位磨损、待加工产品的精度、气压电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员工操作的失误等等情况都要考虑在内,从而设计出最符合效率与质量综合性价比最高的生产设备。试想,电视广告里的可乐和啤酒流水生产线也这样动不动就卡死怎么能行?我仔细揣摩每个环节及其作用原理,机器设计本身我认为也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设备设计当时只考虑了一般实验结果,没有把误差和各种不利情况考虑进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缺乏“确保”辅助措施。如同货车后面的四个轮胎,“实验结果”只需要两个就能行驶,但在实际的运输作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不可测的破坏因素,所以为了确保安全行驶,正常的货车后轮都是四个轮胎。任何产品的设计者一定要考虑产品的市场结果和实际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忽略了这点,成功的实验结果都会遭遇实践检验的失败。

我大胆的设想——那就人工给它加装一些东西,辅助确保。如今回想起来,我是有才的,有创造力的。

我确定自己要往上面加装自制的东西了……每个环节都有添加……最后一个环节我左思右想,想到了牙刷。

看官,想办法,不要拘于常理,以达到目的为要。物,不要局限于你看到的通常作用,而要根据事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来揣度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物加入其中或者“减肥瘦身”来达到期望的目的。

那时候,我的确犹豫过,我想起邓小平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早上进车间,我手上拿进来一些铁丝,还有透明胶布和一把牙刷。我感到兴奋,兴奋的是我的办法一定能行的。但也焦虑,焦虑的是我的苦心未必旁人能理解,我没有把握当官的能理解。

开完了早会,擦拭好了机器,我就开始调试。首先从第一关,第一关我用铁丝弯成了一个钩子,用透明胶布缠绑固定在上下的机器构件上。这当然事先就在自己脑子里想象、过目,试想加装的辅助零件是否会给机器安全带来隐患?这十分重要,因此在装上去之前又在头脑里反反复复模拟观察,想象运行之后的结果。

阅读这个屋里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