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大发展

原始部落大发展

第96章 发现生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罗云道:“不急不急,这个还有点小问题。

你看侧面这里,不够圆,得凿掉一些。

两根棍子撑着的底座不够结实,回头找根粗木头,凿一个实木厚底座。

木棍摇把不会转,转起来费手,回头冶炼些铁,打造成可以转的铁把手。”

杆杆点头道:“好,都做好后,我还要凿个陶轮!”

罗云无语,陶轮有一个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嘛?

事还多着呢,师父你先忙别的事吧,回头让你凿个更厉害的东西!

牛皮做的传动带很坚韧,很给力,看着好像不比橡胶传动带差。

剩下的泥有点多,让柿转起来,切割掉一部分,留下一斤左右的泥柱。

然后压拔两遍,轻松找到同心,压制成一個短圆柱形。

然后大拇指压出中心坑,双手各四指换过去再压,很快压成一个碗胚。

捏捏拉拉压压,很快碗胚被修的很好,罗云也越来越有手感了,知道一些拉胚细节和方法了。

第一个拉出来的碗不是很规整,但好歹是第一次用陶轮拉胚拉出来的,很有纪念意义。

不揉了重新拉,也不修胚。

等干硬一点后,给上面刻字,刻“云制大石陶轮二,一为陶轮,一为陶轮动力源,首拉此碗,不废不修,万世永传。”

还要刻上陶轮的设计图,以后流传后世!

之后再没有拉成品胚,不断地在练手,学习拉胚方法和手法,把泥拉成各种形状。

最后总结:

找同心很简单,泥团放上去,与工作面压紧一点,拔压拔压两次,就能轻易找到同心。

拉高很容易,不要拉的太高,越高越容易失稳。

拉杯胚最简单,陶泥中间压个坑,手指在里面往外面拉,很轻松拉出杯子形状。

可以放上去适量陶泥,比如容易控制的五六斤陶泥。

可以在泥柱上连续拉出好几个杯胚或碗胚,拉好一个割断,拿走,继续拉下一个胚。

不用每个胚额外准备一小团陶泥,一次只拉一个胚,很适合批量制作。

胚容易塌和变形,拉的时候注意点,别太薄,手要稳。

底的厚度不太好掌握,容易压透,需要尺子测量。

拉胚速度很快,必须尽快熟悉这种速度,估计一天拉出二十个陶罐都可以。

需要工具,一个吸水的工具,几把扁、平、窄、钝、弧形的刀具,用来吸水,和最后修型。

需要凳子,合适的凳子,不然挺累的。

找到这些拉胚的方法和手法,以及注意事项,优缺点。

让大家轮流拉胚,罗云以旁观者的角度再次观察,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大头他们吸铁粉队回来,看到陶轮惊奇地不得了。

在家的族人争着抢着吹牛,说陶轮多神奇,他们拉的胚多好看多厉害。

可惜今晚首领他们在外面过夜,不回来,搞的大家吹牛都不尽兴。

次日一早下起雨来了,蒙蒙细雪下到中午,气温骤降,不知道首领他们怎么躲雨的。

今天罗云没有捏陶缸,也没有拉胚,而是在捏特制陶圆板,让白兔和小糖学着拉胚。

直径三十厘米的一种,直径五十厘米的一种,有两个凸起,厚两厘米,先各捏十个,硬了后修规整。

杆杆把陶轮不圆的地方凿圆,用一根直径七十厘米的粗壮木头做陶轮底座。

本来是用来做牲畜水槽的,被他占用了。

陶轮底座好做,把粗木头锯成五六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一米三左右长。

在合适位置凿出凹坑,凹坑形状和陶轮下部分的形状大小差不多,留出撑紧传动带的余量。

到时候卡进去,底座埋进土里降低高度就好了。

特制陶圆板捏好后,用竹条重新刻一把长一些的尺子,测量陶罐内外高度,削几把样式各异的拉胚工具。

削两根细细的圆竹棍,一根长二十五厘米,另一根长三十五厘米。

夹着绑在两根竹棍上,做成两个T形。

阅读原始部落大发展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