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道爷

红楼道爷

第322章 交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这是真的吗?”走出冷宫,在坐上轿子前,秦可卿向李蔷问道。

“是真的,当年之事我是从敬老爷口中所知,这个秘密若不是我做了太子,也许会一辈子不被人所知!”李蔷点头回道。

“我是废帝的女儿,你不会看不起我吧?”秦可卿又问道。

“我会照顾好你的!”李蔷笑着安慰道。

他内心里却是还有一丝顾虑,那就是秦可卿被突然送入府中,其原因真是难以理解。

从红楼梦书中可知,秦可卿与宁国府的婚约,是与贾蓉的婚约。

而秦邦业不顾及脸面将秦可卿借着婚约之事,直接送入李蔷府中,显得太过刻意了。

不过随着李蔷越来越强大,他对于仙人也少了许多顾忌。

这也是他为何要应下景文帝的原因,他会尝试慢慢接受秦可卿。

“你以后不用再守孝了,多与其她人相处,不要总是单独一人!”李蔷又说道。

“他总是养了我,秦钟没了,我还是守完孝!”秦可卿苦笑着说道。

哪怕知道秦邦业所做之事,她也无法忘记秦邦业对自己的宠爱,在家中最好的一切都给了自己。

她感觉秦邦业对她的感情并不是假的,那份关爱让她无法舍弃养育之恩。

“随你意吧!”李蔷也没有坚持。

“我能去看看母亲吗?”秦可卿问道。

“可以,有空时我陪你过去!”李蔷知道她说的是晴妃的墓,点头说道。

几日后,东宫正殿。

田大学士与林如海坐在李蔷的下首,他们是应李蔷之召过来的。

“殿下,水泥铺路之事已在设计之中,择日就会开工!”田大学士以为李蔷召他们过来是为了建路之事,开口汇报道。

“本宫请两位中堂过来,并不是为了水泥铺路之事,而是为了另一件事!”李蔷挥手说道。

田大学士与林如海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这段时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李蔷几乎将政务都交给了内阁,除非是一些大事,才需要李蔷来决策。

“本宫准备开一次大考!”李蔷接着说道。

“殿下是打算开恩科?”田大学士问道。

恩科是指正科外,因为各种原因开的大考。

恩科可以在正科之外多选拔出一批进士,能够更多的为朝中增加新鲜血液。

“不算是恩科,因为考试的内容有些特殊,本宫打算以算术、格物、天文地理为主,开一次大考!”李蔷解释道。

“您这是要考杂科?”田大学士迟疑了一下确认道。

前朝倒是有考杂科的,但到了大乾朝就再没有考过杂科。

杂科是医学、天文、律算等专业知识,是为了一些特定的官职筹备人才。

大乾的这些专业官职,一般都是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考杂科。

“算是考杂科,卷子由本宫来出,本宫需要选出一批这方面的人才出来!”李蔷点头说道。

“殿下,如果您开恩科只开杂科,怕是天下士子会不满!”田大学士躬身提醒道。

“那就连文科一起开,但这一次大考着重于杂科。”李蔷想了想决定道。

“老臣代天下士子感谢殿下!”田大学士大喜道。

增加恩科,那可是为大乾多选出人才,这对于田大学士自是好事。

“除了殿试外,其余都由你与林中堂商量着来!”李蔷又说道。

林如海却是看着李蔷,想着这次开恩科,是不是李蔷准备加速新晋进士的产生,从而更快的替换朝中大臣。

这种话不可能当着田大学士问,他准备找机会单独询问。

“既然是开恩科,总要有个名义,不知殿下准备用什么名义?”田大学士想到了关键一件事问道。

恩科的恩,是指感恩的意思,总要有件什么事需要感恩,才会有恩科。

“就以太上皇身体大安为由吧!”李蔷想了想回道。

他原本想着由儿子李珩的名义,但考虑到大乾重孝道,真以儿子出生为由,怕是会让文人们说以此等小事就乱开恩科。

但以太上皇身体大安为由,这就符合了文人们的孝道,谁也无法多说什么。

“大乾以孝立国,大善!”田大学士笑着回道,这个理由他也非常满意。

“林中堂留下!”田大学士与林如海正要离开,李蔷说道。

田大学士并不意外,对林如海点了点头就先行离开了。

“岳父,一起先去看看林妹妹,我们边走边说!”李蔷笑着说道。

“好!”林如海也想见女儿了,点头说道。

两人离了正殿,缓步走向太子妃寝殿。

“这次大考到底是何打算?”林如海问道。

“我准备招一批学生教导,需要一些老师,所以才会想到通过大考来选拔!”李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招一批学生学习什么?是算术、格物、天文地理这些吗?”林如海又问道。

“比这个复杂,我已写了课本,到时还需要选拔出的老师先学习课本,再以课本来上课!”李蔷解释道。

“你著了书?”林如海大惊问道。

在大乾著书立说,这可不是一件普通之事。

特别根据李蔷所说,李蔷所著之书是算术、格物以及天文地理相关的内容,虽说这些只能算是杂学,但能够为此著书立说,那也是极为难得之事。

“是的!”李蔷回道。

“书呢?”林如海着急的问道。

“在正殿中放着!”李蔷回道。

“先去看书!”林如海这会儿全然忘了女儿之事,转头就向着正殿返回。

李蔷无奈的摇了摇头,他也没有想到林如海会如此的着急。

另一边,太子妃寝殿之中,林黛玉听闻父亲要来,让人备好了茶水与点心。

但左等右等就是没过来,这让她不由的急了,忙让人去打听消息。

等听闻父亲半路回去正殿看书去了,气的她差点找到正殿去。

而这时候的林如海,正拿着一本书看着。

这是一本数学(1),是数学中的第一册,也是打基础的一本。

他看过了数学(1),一边看一边点着头。

这数学(1)的知识虽然浅显,却是自成体系,与其它算术书籍中的杂乱不同。

他又拿起了‘数学(2)’,他越看越心惊,这才第二册,其中的算术水平已超出了他的水平。

林如海可是专门学习过算术的,他当初在扬州身为巡盐御使,经常与账册打交道,学习算术是为了防止被人弄虚作假而不自知。

虽说他的算术水平不算多高,但他对于算术知识的水平还是能够判断出的。

这‘数学(2)’中的算术水平,已达到了大乾最顶尖水平。

而在桌上,还有两本数学,他拿起了‘数学(3)’,才看了几页他就不得不放下。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除非他静下心来,根据书中的知识慢慢学习演算,否则这点时间他是无法看明白书中知识的。

他又翻开了‘数学(4)’,只是看到那不明白的符号,他就知道李蔷创立了一门新学科。

以前的算术与李蔷的数学,根本不能算同一样学科。

“这些都是你独自著作的?”林如海抬头问道。

“是的,目前还是一些数学基础,等以后有时间我再写后面更深的知识!”李蔷笑着点头说道。

“伱可知道凭借着这四本《数学》,你就可在算术一道成为宗师?”林如海有些激动的说道。

李蔷这时才明白,林如海是因为《数学》中的知识而激动。

“我并不在意算术宗师,数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有了数学为基础,才能够有更广阔的眼界!”李蔷手指轻点着《数学》书说道。

林如海很想反驳,但并没有说出口。

在他看来,数学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学问。

李蔷也看出了林如海的态度,内心不禁一叹,大乾重视儒家学问,轻视其它学问这种态度,会在以后的岁月中,被其它国家远远抛到身后。

他自不可能让这种事发生,所以他坚持要将这些学问传播到大乾各处。

哪怕文人们不接受,也要培养出一批可以执行他命令的人才。

否则他想要做什么事,只能从匠人们中找寻可用之人,而匠人们的学问有限,极大限制了大乾的发展。

林如海拿起了另一本书《物理》,他只是看了一会儿,就不由皱起了眉头。

《物理》中所阐述的知识,确实与格物的理念相似,但同样的,《物理》在格物一道上更成体系,使得《物理》成为了一门完整的学科。

接着他又拿起了《化学》,内里的知识更为深奥,这回他是完全看不懂了。

最后他拿起了《自然》,这回他能够看的明白,内里有着很多有趣的知识,甚至不少内容打破了他的认知。

比如为何会下雨,打雷是怎么出现的,阳光是由七种光谱组成等等。

“凭借着这四门学科,你将成为继孔子之后的新至圣!”林如海看着面前的书,感慨道。

“是你夸赞了!”李蔷笑着说道。

“不,我没有任何的夸大,此四门学科代表着格物的极致!”林如海摇头说道。

“我打算以这些书为课本,教一批学生出来!”李蔷指着桌上的书道。

“我個人认为还是不要公开,你到时以私人名义,就说要培养一批为你管理事务的人才出来,来教授这些书,文人之中有不少老古板,他们可无法接受你这些新学科的传播。

历来每每有新知识传播,都是一场残酷的竞争,文人之间的竞争带来的或许不是生死,但比生死更为可怕,失败者有可能就是身败名裂!”林如海提议道。

李蔷也明白这一点,能够在如今儒家中流传下来的学派,哪一个不是从众多竞争对手中厮杀出来的。

别说他是太子,就算他做了皇帝,文人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声,也会反抗他这些新学科。

“那就慢慢来,我有的是时间!”李蔷倒是无所谓的说道。

先私下里培养这些学科的学生,等到这些学科传播出去,产生出极大影响后,他再扩大这些学科的教学。

他的目的是在以后的科考中,将他的这些学科都加进去。

让大乾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至少能够有相对科学的眼光,这样才能够让大乾一步步提升。

否则单是李蔷搞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也只是他一个人的玩耍,与大乾没有多少关系。

“岳父,我已使人在研究可自动纺织的机器,准备在扬州建立大型作坊,大量生产布匹!”李蔷又告知了林如海他的另一项计划。

“自动纺织机器,真有这样的机器?”林如海感觉自己越来越跟不上李蔷的思路,他惊讶的问道。

“目前已将自动化这一步研究出来了,正在将自动化与纺织机结合起来,等到真正投产,只需要有一人就可以看着多台机器,这些机器全天工作,源源不断生产出布匹!”李蔷解释道。

“可是需要我在扬州先准备起来?”林如海问道。

“正是,你对扬州熟悉,我准备在扬州建一座至少可容纳上千台自动纺织机器的作坊,需要管理、技术以及大量的工人!”李蔷对林如海说出自己的计划,正是想让林如海参与进来。

“没有问题,扬州那边我的老友不少,我会安排的!”林如海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

“具体需要多少银子,直接向大通钱庄要,这项生意由大通钱庄投资!”李蔷又接着说道。

“你对大通钱庄有何打算,你掌控着如此庞大的财富,可是让朝中官员很是不满!”林如海听到大通钱庄,不由提醒道。

“他们不满就不满吧,大通钱庄一定要在我的手中,谁敢对大通钱庄打主意,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我的意思你说出去,看看有谁敢于伸手!”李蔷淡淡说道。

他确实会在一些事上做出让步,但能够让步的事,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大通钱庄可是他的钱袋子,关系到他后续很多计划的大事,他可不会让大乾官员们插手到大通钱庄之中。

(本章完)

阅读红楼道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