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财富自由从世界杯开始

重生财富自由从世界杯开始

第240章 各大资本家粉墨登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重生财富自由从世界杯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一家创业公司想要完成A轮融资,一般有好几个步骤。

第一步便是初步洽谈:创业公司与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初步接触,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商业模式等,以便投资机构对公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是提交商业计划书:创业公司需要向风险投资机构提交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这份计划书通常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财务预测等关键信息,以帮助投资机构全面评估公司的潜力和投资价值。

第三步是尽职调查:在投资机构对公司产生兴趣后,他们会对创业公司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管理团队、财务状况、法律事务等各个方面,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最后才是谈判与签约:在尽职调查结束后,如果投资机构决定投资,双方会进入融资条件的谈判阶段。这包括确定投资金额、股权比例、投资期限等关键条款。一旦达成一致,双方将签订正式的投资协议。

初步洽谈什么的,赵子轩早就已经和黄铮谈过了,拼多多的商业计划书也看过了,至于尽职调查什么的,其他投资机构可能会比较上心。

但对于已经知道拼多多潜力的赵子轩来说,所谓的尽职调查不过是在浪费时间。

最后的谈判与签约才是他最看重的。

赵子轩落座后,本想找到步步高的段老板打个招呼,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扫视了一圈会议室的众多大佬和投资人,却惟独没有发现段老板的身影。

这么重要的A轮融资都不来吗?

黄铮这个所谓的授业恩师看来也不怎么称职呀。

赵子轩心里这么想着,就在这时,一位自称来自H-Capital的投资人陈晓红主动上前与赵子轩攀谈。

她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容满面地问道:“赵董,请问你是如何看待拼多多数据的高速增长的呢?”

赵子轩没有立刻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审视起她的样貌。

他觉得陈晓红挺漂亮的,就是皮肤有点黑,类似于小麦色。

这种肤色在一些欧美男性眼中可能会比较受欢迎,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国人眼里,还是类似于白幼瘦这种审美更符合炎黄子孙的传统标准。

赵子轩沉思片刻道:“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拼多多的开头却异常顺利,这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陈总不相信这个数据也很正常。”

他并未明确表态,主要他希望此行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领投拼多多,因此内心期盼其他投资人对此次融资持保留态度。

不过他也清楚,这场融资会议中不乏有识之士,想要独占鳌头也并非易事。

在与众人的意见互换之中,赵子轩逐渐明白了大多数投资人错过拼多多的原因。

在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他们对拼多多高速增长的数据表示怀疑,同时对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从水果生鲜自营C2B模式到商家入驻型全平台模式的社交电商)感到困惑。

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这家公司可能存在不正当手段,有人直言不讳地说拼多多“心术不正”。

而另一部分人则过于关注“拼团”这一概念,认为其难以做大做强。

还有一些人则对拼好货生鲜电商的模式持悲观态度,认为其根本行不通。

有幸投过网易和京东的徐新也到了现场,她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大多数人错过拼多多的主要原因。

今日资本在早期拼好货阶段就已对黄铮的公司进行过调研,徐新在当时就觉得该公司的模式存在某些问题。即使后来拼多多进行了业务转型,也依然未能赢得徐新的青睐。

事实上,徐新曾进行过深入的调研,她甚至让员工给拼多多的众多用户打过电话,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

然而,即便如此,她最终还是错过了这个机会。

徐新后来自我总结道:“我们并不太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

今日资本在下乡调研后才深刻意识到,在大陆的14亿人口中,有10亿人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行消费升级。

在拼多多与拼好货合并的关键时刻,DST的创始人Yuri和五源资本的创始人刘芹都先后与黄铮进行过交流。他们观察到,国内市场似乎正在从消费升级转向消费降级,但黄铮并未过多解释这一现象,也未提供更多相关数据。

拼多多在短短三年内便成功上市,市值迅速达到了300亿美元。

可以说,错过拼多多和黄铮的投资机会,后来成为了国内创投圈绝大多数投资人的共同遗憾。

这种遗憾甚至对后续的投资决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当同样出身于游戏行业的唐彬森出现时,他让人们不禁想起了昔日的黄铮。凯辉、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也同时投资了这两家公司。

峰尚资本在B轮投资了元气森林。其创始人高丰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拼多多时表示:“我难以理解为何做游戏的人会转行去卖菜。”

因此,在唐彬森寻求融资时,他意识到可能又是一个类似的机会出现了。

然而,与上述两种错过拼多多的原因相比,一种更为致命且普遍的失误可能来源于当时投资圈的一种普遍观点:即认为阿里和京东已经稳固了市场地位,平台型电商的机会已经大大减少。

有红杉的投资人透露,在2015年下半年,随着O2O市场的急剧下滑,红杉的早期投资重点从电商O2O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转向了SAAS、互联网医疗、教育、科技等其他领域。

这个决策在当时看来无疑是明智的。

然而,像红杉这样具备强大纠错和补枪能力的投资机构实在寥寥无几。

因此,当拼多多的B轮融资大门关闭后,这个资本神话就与绝大多数人彻底无缘了。

拼多多的融资故事是一个常读常新的商业案例。

它揭示了投资中最困难的一环:如何在真正的非共识中保持坚定信念。

同时,也印证了一句箴言:机会往往隐藏在未知之中。

正如黄铮在某次采访中所言:“我们在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饱和领域中找到了新的商业突破,因此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过度竞争。”

和这些错过拼多多的投资人不同,赵子轩深知,只有真正了解并相信拼多多的潜力,才能在这场融资中脱颖而出。

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遥遥领先于时代格局的优势,来领投这场充满争议的A轮融资。

“黄总,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我们就直接进入竞价环节吧。”

赵子轩的话音一落,会议室内的喧嚣即刻平息。

黄铮原本还站在PPT前,准备继续他的演讲,但赵子轩的提议让他改变了主意。他意识到,这位重量级投资者的时间宝贵,于是果断决定提前进入融资竞价环节。

陈晓红注意到黄铮对赵子轩的重视,她好奇地转向赵子轩问道:“赵董,看样子你是准备投资了?”

赵子轩迎上她的目光,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从容地回应:“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陈晓红听后露出会心的微笑,试探着说:“如果拼多多能得到和光科技的支持,这笔投资的前景无疑非常乐观。我也有些心动了,想跟投一把。赵董,您打算出多少?”

赵子轩沉默片刻,然后伸出一根手指,却不言语。

陈晓红试着猜测:“100万?”

赵子轩微微摇头,示意她继续猜。

“难道是1000万?”陈晓红再次试探。

赵子轩依旧摇头,脸上保持着神秘的微笑。

陈晓红惊讶地提高声调:“不会是一个亿吧?你真的对拼多多这么有信心?”

赵子轩淡然一笑,纠正道:“不,我的信心不仅仅来源于拼多多,更来源于黄铮。我一直相信,投资首先是投人。黄铮,就是我看好的那个人。”

陈晓红轻轻皱眉,提出质疑:“话虽如此,但你不觉得拼多多的数据增长有些异常吗?”

赵子轩瞥了她

阅读重生财富自由从世界杯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