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笔记

市长笔记

2 没有结果也算一种结果2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2没有结果也算一种结果2

但这样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整个自行车公司从生产场区到生活小区,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生存。由于公司贷款数字巨大,每月利息已达数百万元,再加上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用等,长此下去,必然债台高筑,积重难返。建议政府采取果断措施,以免事态继续恶化。

审计局长话音刚落,市人大一位副主任就了,他说自行车公司的工人们一直要求叫老厂长韩鑫回去主持工作,既然这样,咱们何不成人之美,把韩鑫调回去,工人们也没意见了,说不准人家韩鑫还有办法把自行车公司救活呢。

他的话好像还没说完,就遭到市委一位常委的抨击。这位常委说,自行车公司之所以每况愈下,一路滑坡,并不是经营问题,是大环境、大气候的变化所致。现在的总经理合达贲也不是没本事白吃干饭的无能之辈,就现在自行车市场的熊样,换谁也不中。他韩鑫也不是万能,他经营q电那企业能过五关斩六将,一路顺风,其中也有大气候的原因,当下他那产品适逢黄金季节,正在蓬勃向上哩。哪里像自行车公司,市场早饱和了。叫他来弄这一摊,也是关公败走麦城。

这个常委的夹杂着不少感性色彩,他就没把韩鑫看在眼里,他以为企业的好与坏、盈与亏,全在大气候、大环境。畅销的产品,谁去经营都畅销;滞销的产品,谁去经营都滞销。他的这套理论立即又被反驳了,是政协的一位兼职副主席。这位兼职的副主席是本市一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在他攻研的专业领域里造诣颇深,又有多年教龄资历,可谓桃李满园,德才双馨。他冲着这个常委说,你这种说法是在否认人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无论道德、才能、心理素质、决策能力,都是有差别的。当然,我不否认大环境、大气候对自行车的影响,但是同样的一种环境、一种气候,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自行车行业活得很好,还有那么多花红柳绿的自行车产品在畅销?这种会议,刘书记与我通常是最后说话的,因为如果先,很可能影响宽松民主的气氛。大官一旦定了调子,官小些的人就不便再谈与之相左的意见,更多的官员是不敢再说话了。这时幸好管工业的副市长说话了,他把一些别人并不清楚的信息告诉大家。他说,现在自行车公司不是考虑换不换法人的问题,因为韩鑫现在经营的q电,已成为全国同类企业中的第二名了。现在正准备兼并两家即将破产的同行企业,一旦兼并完成,q电不仅成为全国同行业的老大,而且是亚洲的老大。利税则可翻上几番,就是再办两个自行车公司,也达不到这种效益,所以咱们要全力支持韩鑫专心搞好q电的事业。

这位副市长说明况之后,大家就把话题转到企业的债务问题上。有人在为企业的贷款算利息,算来算去就惊叹道,仅贷款利息,一年就是五千多万元人民币啊,不得了,不得了!有人已经用携带的计算器算好了欠债的滞纳金。因为其中有笔债是欠供应材料单位和兄弟部门的,若不按照事先签订的协议还款,人家是要执行合同索要滞纳金的。这么一算,滞纳金的数字都几百万元了,了不得,了不得。

有人就说,光这些账并不拉倒,还有工人的工资呢、医疗费呢、养老保险金呢、卫生防疫费呢、城市配套费呢、水费电费……哎呀呀,这可怎么混得下去啊!

这时候就有人挑明了——破产,只要企业一破产,七八个亿的贷款就一风吹了,不认账了。也不能说是不认账,是这账就不用还了,算国家倒霉。咱q市能白白地沾国家七八个亿的光啊!剩下欠那些单位的小账,可变卖现有的固定资产,连同公司占有的土地,都能用来还账。这么一弄,背着的这么重的债务就甩掉了。不能说这不是一步棋,一步高棋。

有人道出那个人人都知道,人人又不想碰的敏感话题:人呢,五千多名自行车的职工呢,以后吃风屙沫啊!

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原来不是也想过这事吗?老工人推向社会,每月照领养老保险金,年轻人不愁找不着碗饭。就是两千多名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工人,劳动部门想想法,创造些就业门路,自己也动动脑子,还能找不到个出路?最后也就是少数人没有着落,那影响不了大局,坏不了大事。 (紫琅文学http://www.)

阅读市长笔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