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当道

三国之黄巾当道

第156章意外的战果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意外的战果

这个壮年衙役再次看了跪在地上的王平两人一眼,向王大人一礼:

“大人,小人昨天在一间饭馆见过两人。当时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这个男子还与这个女人吵起来了。”

王大人问壮年衙役:“你可看清楚了?”

“绝对不会错,”壮年衙役说:

“当时小人还上前劝说,就是这二人。”

“啪”惊堂木的声音再次响起,吓得王平周娟身体狠狠颤抖了一下。王平正要开口,周娟已转过身去:

“大人恕罪,都是王平逼民女的。民女不想干那些事,是王平逼民女那样做。民女为了有口饭吃,不得不听他的话。求大人恕罪,民女再也不敢了。”

周娟招供后,王平也没敢再嘴犟,事情出乎许多人意料,一时间外面的嘈杂声盖过了里面的宣判声。一个老头感叹道:

“王大人真是位青天大老爷,判过的案无不让人信服。”

现在的县令和后世的不一样,现在的县令什么都管,管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审案。能公证审案的官员,基本上就可以称为青天了。吴乐天对这位叫王商的县令也很佩服,南浦城并不大,如果王平两人有勾结,他们一定有在一起的时间。因为王平说过不认识周娟,只要证明王平说谎,这件案子就水落石出了。

王商宣判完,终于走出公堂,在门外的吴乐天将他叫住:

“王大人真不负“明镜高悬”那几个字,吴乐天佩服。”

王商呆了呆,扫了眼吴乐天身边的二三十个护卫,知道没有听错,朝吴乐天还了一礼:

“大将军请进后院一叙。”

衙门都有后院,一般的当地一把手都住在县衙后院。吴乐天冒一回险,他让孙从军和薛大斧四人陪他进去,将其余的人留在外面。薛大斧现在虽还未被他完全忽悠住,但已承认,谁要是打他们,薛大斧会给他们帮忙。

吴乐天和王商进入后院一间小厅,等不得泡好茶,吴乐天开始大拍马屁:

“我军去北井县,那里的官兵早已是人去楼空。王大人一心为百姓,非但没有弃城离去,还将城池打理得井井有条,实在让人佩服。”

吴乐天注意观察王商,对方真不是装出来的,在他面前并没什么怕意。王商说:

“早就听说大将军的一些事,大将军攻城略地,从来不迫害百姓。在天龙军辖地的百姓,连流浪之人也能有吃有住,我何必要逃?”

这些话听得吴乐天很爽,将话渐渐转入正题:

“我一直以为,这天下谁当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对百姓更好。忠义这些东西,不能凌驾于百姓之上。比如一个迫害百姓的暴君,下面的臣子如果还要为他卖命,那就是和百姓作对。再忠的人,也会一臭万年,不知王大人可否认同?”

这些话也让王商呆住了,王商是个地道的文人,从小到大就被灌输忠君思想,对吴乐天的话很难认同。他想反驳,竟找不到反驳之词。他在学忠君的时候,同样也在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话。吴乐天见将他难到了,干脆将话挑明:

“王大人,刘璋虽算不上暴君,也绝非明君。益州在他的统治下,迟早有一天会被外敌占领。以其让一个大家不清楚的人统治,为何不能让我来接管益州?我接管益州后,对百姓就不说了,刘璋我也能让他在益州之地平安生活,就像现在的神威大将军赵伦。要是王大人能加入我军,对益州百姓也是一个福音。”

这些话好回答,王商说出一件事:

“我与秦子敕乃是知交好友,我出仕刘璋,还是他推荐的。上个月他已带信给我,让我弃官去江阳。原本我还想再看看,既然大将军亲自到来,我也不再拖延时间了。愿为大将军效力。”

“王大人快快请起,得大人相助,来这巴东,我已不虚此行了。”吴乐天将王商扶起,心里却是在想秦宓。他将秦宓忽悠过来,可以说是继招揽邓芝后,做得最对的一件事。

“大人知不知道鱼复那边的情况?”

因为有秦宓的关系,吴乐天轻松收到王商。一下子就成了一家人,王商的称呼也变了。

“主公未来这里时,尹授和王成武各自为政,已将他们的兵将招回。听逃来的百姓说,在三天前,两边在鱼复城开战,战斗非常激烈。城中不少百姓也遭了池鱼之殃,逃出来的人很多。我最后得到的消息,听说他们还在打,现在如何不得而知。”

“打得如此利害?”吴乐天有些担心李行舟一行人的安危,决定不再耽搁:

“王大人暂时在这里管理,待我平定巴东后再行安排。我留两百兵马听大人调遣,再留下一些粮食,流民多就多开些粥。待众弟兄吃顿热饭,我们就去鱼复。”

吴乐天和王商来到军营,热饭还未吃到,李行舟派来汇报的人找来。

“主公,尹授的兵马占领鱼复,尹授、王成武及巴东许多将领战死。陈安西带着一千余人离开鱼复,朝荆州方向去。”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王商也感到惊讶,王商说:

“要是硬拼,黄贯庭的人应该打不过王成武,怎么会这样?”

吴乐天已经问过投他的巴东军,没人说尹授会赢,他也以为是这样。还在想到时候让这些巴东军出来劝劝,他有把握能劝通一些人。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来报信的年青人说:

“我们最后打听到一些消息,刘璋好像让尹授当巴东太守。尹授拿着刘璋委任文书就去找王成武,王成武趁机将尹授杀死,双方大战开打。后来巴东功曹李恢回来,趁他们在军营大战,他带领一些人将王成武、陈安西几人的家人抓住,以此威胁王成武几人。

王成武没有受威胁,李恢命人杀了他全家。陈安西怕了,和另一个将领带着一千余人离开,王成武军心大乱。最后他剩下的那些兵将,全被李恢杀死。”

“李恢?”大家都在为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感叹,吴乐天因为又听到一个熟人,注意力全转移到李恢身上去了。他问王商:

“王大人可熟悉李恢?”

王商点点头:“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此人才学口才都很不错,是个难得的年青俊才。”

吴乐天不再怀疑了,他已肯定是那个劝降马超的李恢。虽说抓人家的家人威胁有点不道德,当时李恢已别无选择,吴乐天对这种事非常理解。李恢之才,从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李恢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年青人想了一会说:“这个我们不太清楚,李恢的人也死伤不少,加上受伤的,最多不过一两千人。”

吴乐天还在考虑,王商说:

“李恢要是只有这点兵马,一定守不住城池。我可以去试试,看能不能劝劝他。”

……

热闹的鱼复城,从上次一战后消失了许多东西。繁华没了,热闹没了。有的只是一些残雪废墟,从一些建筑物上的血迹,还能看出上次大战的惨烈。

人烟稀少的大街上,走来三个男子。李行舟从一处石缝中捡起来半根断箭,叹声说:

“万万没想到,那天的战斗会如此激烈。这个李恢简直是不择手段,要不是他杀了王成武的家人,也不会殃及那么多的百姓。”

李行舟等人包的那家客栈很幸运,没有被乱战的士兵闯入。那天李恢杀了王成武的家人后,王成武发疯似的攻击李恢。大战很快从军营漫延到大街上,双方的士兵不一定想要对付百姓,但这样的战斗,一追一逃,不少人在民房中乱窜,难免会连累到百姓。

三人走了一段路,不知不觉来到郡衙门口,见郡衙门口站了十几个士兵,还有一辆马车。三人有些好奇,进入离郡衙门口较远的一间茶铺中。没过一会,从里面出来数人。李行舟旁边的宗义说:

“是李恢和黄贯庭他们,难道他们要去什么地方?”

他们在城中这么久,这里的官将基本上都认识了。只见李恢和一个叫彭南峰的中年文官并肩站一起,白布吊着左臂的黄贯庭在一旁不知说什么。旁边还有一个身穿青衫的壮年男子,四人在那里聊了一会,李恢和黄贯庭三人拱手一礼后,坐上马车,在十几个士兵的护送下离开。李行舟起身说:

“跟着他,看他去哪里?”

大家跟着李恢,一直到西城门,见他出了城门,李行舟做了一个决定。

阅读三国之黄巾当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