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

第186章 ……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86章

这次分流, 作为接待的绥化,是收获最多的城郡,足有十五万之数。其次是会宁, 也有九万将近十万数, 其他的诸如松花府、侯城收获五六万,其中嘉川最少,收获四万不到。

办法, 谁让嘉川最靠北呢。灾民们从中原各奔来, 尤其是南方灾民特别多, 有的走两三千公里, 终于到目的。在他们来,幽州已经很北方, 往北走,他们心里也鼓啊。

到这悬殊的对比,嘉川的副主官都要哭。

对于这样的结果,姚春暖也有办法,能安慰他道, “关系, 或许江大在侯城那边来个大爆发, 招收到十几万的灾民去嘉川呢。”

嘉川的副主官是高山族潘娜的弟弟, 和姚春暖也算相熟, 他抬起娃娃脸,求证问姚春暖,“会吗?”

其实松花府和侯城负责来招揽灾民的官员对于自已招收到五六万灾民的结果也是直鼓, 但有嘉川做对比,他们能自已安慰自已,好歹不是垫底的那个, 可以。

于是他们也七嘴八舌安慰小伙子,“潘大,别伤心啦,你我们松花府和侯城,也不招收到五六万而已吗?不怪我们不努力,而是对手太强大。”

潘小弟认同点头,是的,大,非是吾等不努力,而是许大和乐大太『奸』诈。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是很好理解的。抵达绥化的灾民大约在五十万左右。其中符合征兵要求的有三万这样,征兵处带走这三万青壮以及六七万的属,这一共去十万。剩下的四十万由其他五城郡瓜分。

这时,灾民们也都走累,发现绥化这方不错,主官着也面善正直,所以不想走。估计在侯城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侯城的收获也会比其他城郡的收获要大。

而且抵达伊春的百万灾民,很有可能在路上一半甚至更多,他们或者或者死于饥饿,或者死于病痛,或者死于意外。

也是说,死在路上的可能有一两百万甚至更多。这是姚春暖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估测出来的,但她觉得应该离真实数据差不多少的。现实是这残酷。

等数十万的灾民确定要落脚的城郡时,已是傍晚。姚春暖和许翀及乐伯明商量之后,决定不让灾民继续赶路或者走夜路。让这些灾民在绥化、侯城两暂时休整一夜,次日启程。

绥化招待灾民们一顿晚饭。大是两个拳头大小的粗面馒头,孩子和老是一个,接着是紫菜蛋花汤,管够。

这一顿,灾民们都吃得很饱很满意。

对于很多内陆城市的老百姓而言,第一次喝到紫菜蛋花汤很惊艳。甚至很多年后,还有回味起这一晚的紫菜蛋花汤。尽管后来知道这道汤,对于生活在幽州的老百姓而言并不算难得,但这道汤的味道还是让他们难以忘怀。

等吃饱,躺在稻草堆上时,大黑黑瘦瘦的脸上都『露』出笑容。从他们决定离开老起,这一路上有安生的日子,颠沛流离,饥饿危险,时刻追随着他们,实在是太难。现在他们找到新的靠山,明天能安顿下来。

这一夜,对于几十万灾民而言,算是睡得最安稳的一晚。

他们一睁眼,到临时营外,停许多的马车牛车骡车。

“来来来,发早饭,你们拿早饭可以启程!”

刚睡醒的灾民,被绥化的工作员麻利塞两个窝窝头作为早饭。

等每个灾民都分到一份早饭之后,各城郡的基层官员招呼他们启程。

“大伙领早饭的在路上吃啊,绥化离咱们松花府有点距离,早点启程早点到达!”

对于早点走,大都意见。早饭在路上吃路上吃呗,不是什讲究。

接着,车队那边有放话,“来来来,让病弱的老和五岁以下的孩子上骡车!”

灾民们听到这话欢呼道,“太好,太感谢。”

“谢谢,谢谢,让老孩子上车好,我们大怎累都无所谓,保证不会掉队的。”

一路北上,其实能活下来的五岁以下的孩子很少。老也是,基本上,这一路,老们都尽量少吃食物,想将活的希望留子孙后辈。孩子更危险,本身夭折率高,加上饥荒,虽然有良心的父母不会做那等易子而食的,但也难免有坏心肠的偷孩子或者悄悄把孩子弄死吃的。

这时,嘉川一流水的马车,太惹注目。他们将十岁以下的孩子都安排坐上去,才堪堪坐满。

车辆都安排坐好之后,各城郡的马启程。他们安排马车先走,其次是驴车,骡车排在驴车之后,牛车最后面,最后便是结伴而的灾民。

苏华是苏议白的表弟,他因为体弱,不符合征兵条件,故而决定随母亲前往会宁安顿下来能做什。

此时他母亲坐在牛车上面,而他则跟在后面,旁边则是一些苏村的。

听赶车的大叔嘀咕,“这修的旧官道是不好走。”嘀咕完,他一甩鞭子,扬声道,“有点颠簸,大坐稳抓紧。”

灾民们:???他们觉得还好啊。绥化这官道,真的比他们见的很多官道要好,似乎有定期护养。

对于他们的话,赶车的大叔摇头,“等后半段走咱们会宁的新官道,你们知道。”

苏华发现赶车的大叔『性』格开朗,忍不住和他搭起话来,“大叔,你们这些马车牛车都是许大安排来接我们的吗?”

大叔爽朗回道,“是啊,为来接你们,我们整个会宁的马车、驴车、骡车、牛车都出动。这些车里,有官的,有私的……”

听到这话,灾民们受宠若惊。

“大叔,这牛车是你自的啊?你们来接,岂不是耽误一天的活计?”

“嗐,这个。官号召,我们来。难得官喊干活,是接老孩子,一天不赚钱也什。”大叔接着解释,况且官也不会让他们白干,官干活,他们也会有点补贴的,但这补贴肯定是不如自已带着螺车干活一天赚的多的。

听这话,灾民们都觉得稀奇,他们活这几十年,还是头一次听说官干活,官还老百姓补贴的。别管这补贴是多是少,这态度很少见。要知道,在大梁的时候,老百姓官干活出工,从来都是白干的,能他们管上一两顿饭都算不错的。

苏华问,“对,在会宁,咱农民都有啥税啊?”

“在会宁,农民按来征税,税收也不高的。”

“有头税吗?”

“有的……”大叔认真的想想,将农民要收的税罗列一下,也一两个税,别的有。

苏华一听,在心里算一下,发现,咦,农民税不重啊。这可以算得上是三十税一。大梁国最兴盛的时候,农的税是十税一,这,有无数称赞是大梁盛。

听到他的惊呼,大叔自豪道,“在我们会宁,不,是在整个幽州,农民税都是最轻的。商税,匠税和农民税是不一样的,会高一点。其中以商业税最重。”

“为什啊?”苏华疑『惑』,他对伊春的解,不像是实重农抑商那一套啊,伊春的商业发展旺盛得很。

“咱们姚大说,农业是方发展的根本,要多鼓励农桑,而且老百姓挣钱难,一年劳作下来,很辛苦,除混个温饱,几乎很难有结余,故而少收税。商税是最重的,商是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多交点税是应该的。”

苏华听着这话,摇头失笑,这都是糊弄商的话罢。

王朗听到他安『插』进灾民里的属下传回来的消息,说幽州通分流的方式,将百万灾民都消化,脸『色』一阵发黑。

更让他难受的是,这百万灾民里,伊春征兵处竟然还能从中筛选出将近五万的新兵!

伊春征兵条件的严苛,王朗是知道的,他们竟然能挑出这多,那说明这五万是完全符合他们征兵的条件的。

王朗问,“你不是说,这近百万的灾民里有几个能当兵的吗?难道伊春新征的五万新兵是凭空冒出来的?”

属下也很无奈,他当时仔细检查的,这些灾民里,能拉去仗的不多的。而且像苏义白等,明显表示拒绝,不愿意到他们冀州当兵,不能强抓。因为当时他大已经弄死好些灾民里的小头目,抓壮丁强制他们去当兵,恐怕百万灾民当即要暴动。他哪里知道这些灾民那会装啊,一个个装病装老装虚弱,装得那叫一个像。

听到属下的解释,王朗一阵挫败,那种大势将去的感觉来,感觉自已怎努力都是徒劳的,很糟心!

侯城,水师营

因为苏义白一路以来表现出来的能力、责任感和担当。顾宾上报之后,经军部核实,苏义白被破格提拔为千夫长。

不止是他,这一路表现突然的,都被关注或者提拔任用。

这些,进入军中的,被提拔为百夫长千夫长。有进入军中的,会被提拔为基层的官员,比如伍亭长、游缴、乡佐、里魁等职务。

这简直是意外的惊喜!苏义白他们这才真正意识到,伊春城主府比他们想象中还要重视才!先前的招贤榜上说的是真的,他们唯才是举,任唯能,要你有能力,能在在幽州得到重用。

阅读穿成罪臣之妻的对照组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