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岳传奇

刺岳传奇

第10章明察秋毫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上文一提到“审计院”等字眼,许多人心里会在低咕:作者又在窜用现代名词了。

其实“审计”、“审计院”等词,最早官家钦定命名,正是南宋初期,并且最早建立了,独立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审计院。

20世纪50年代末浙江杭州西湖浚湖工地出土的南宋官印,“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铜印,边长5.5厘米,高4厘米,短矩形把手。就是最有力的实证。

宋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宋朝苛捐杂税也颇重。据研究,单就税收而言,鼎盛时期的北宋朝廷,比盛世中的汉朝和唐朝税收还要多四倍!

但是宋朝有一个“吃钱大户”——军队。频繁的战争消耗了大部分财政收入,甚至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财政收支巨大,促使审计部门站出来承担核查收支、揭示腐败、保证经济运行安全的责任。

相比较西欧国家,如荷兰审计院、法国审计院,由南宋朝廷,在北宋元丰改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职审计司,比西欧国家足足早了500多年。

接上文,俩位审计院官史、精算高手,一起核算了二、三个时辰后,已是深夜,仔细核对盧笙计算的汇总明细表,除了表述上有出入外,完全符合。

心中也是赞许不已,果真如传言,在这等山区偏隅,竟然真有如此精通速算的天才。

当下,邀请盧笙、叶晓艺俩人一起共进夜宵,官家准备得非常的丰富。俩位审计院官史,毫不吝啬的为俩人,夹肉斟酒,盧笙倒不客气,美美地开荤了一顿。然后各自歇下。

一大早,就被离“苍岭哨驿”有二三里远的、一所林场养鸡场好多只大雄鸡,高声打鸣声叫醒。

盧、叶俩位走出哨驿,看见俩位审计院官史,虽然昨晚忙到大半夜,早上仍是精神抖擞,一大早起床后,站在山腰上,欣赏起浒沉景色。

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不远处的凌霞飞瀑,与在前方平地上看到的“凌空而出、凭空而逝”的景象,又是完全不同,在北风凛冽、塑云四起的山势之间,尤如一条咆哮发怒的银龙,从天而降。

审计院官史由衷叹道:真是钟灵独秀、龙脉之地!

没过多久。驿哨口聚集了一些等待检查,过卡的挑夫、乡民。

接着,几位官差和一队乡俑,就近押解一些排查之后的可疑人物过来。“炼丹高手”刘半仙也在其中,主要为制造王水的“硝磺石”,来路去向有问题。

刘半仙仍是一付老于世故的油滑姿态,跛着脚,满不在乎地对盧笙打招呼,并说:“早上好,伟大的魁星爷!刚才路上听人说,昨晚上,您可是一显数理之雄才,并有高人捏指掐算,为官之门,正在为您开启着了呢。”

盧笙惦记起了,与刘半仙厮混,已多日不见的父亲,正想开口打听。却被叶晓艺止住话头,对叶晓艺暗自感谢:此时打听,只是平白多牵扯进了父亲。

县令,正襟危坐,主持大局,逐个审查可疑人物,但多是证据不足,关联牵强。最后只剩下,刘半仙的“硝磺石”嫌疑最大。

并有人提供线索说:近年来刘半仙,还有一位同伙,日伏夜出的,不知去哪了。

盧笙心中一惊。只听刘半仙,嬉哈着说:“那个迂蠢之夫,早就不跟我了,偷走了我的‘仙丹’,想自立门户,听说,在山中寻药时,被‘黑熊怪’掠走了。”

一群挑夫盐帮以及附近乡民,顿时交头结耳,近来晚上的附近山林中,确实又有“黑熊怪”出没的现象。

有挑夫认真,而又恐慌伤感地说:“当初一起挑过盐担的叶釜,在前年,尸身就被‘黑熊怪’叼走,要不.......,多年消失的‘黑熊怪’,就在那时又重现本地山林,据说可以借尸夺魂。”

处州团练使胡释,指责说:少在此妖言惑众。

有本地官差,也证言说:‘黑熊怪’传言已久,每当此兽出没时,熟悉此事的、夜宿山林的人们,晚上睡觉时,都在手臂套上竹筒之类的东西。

传说此兽,稍有灵性、却是喜怒无常,力大无比,夜深时,神出鬼没的破窗掀瓦而入,趁你熟睡之时,一把拉起你的手臂,就只管往山中奔跑而去,墙院无阻,进入山林峭壁,如履平地,转瞬消逝,追赶不及。

如果手上套有竹筒,此兽就只管,拉着竹筒当是手臂,穿墙掀瓦而去,空自消遁,这正是此兽‘黑熊怪’的荒诞可爱之处。

说着,查看一群盐帮挑夫,行囊中都备有竹筒套。

站在县令身后,边上的叶晓艺,听着此些话语,脸色难堪,心中痛苦万分,只是不得发话,一时失了心志。

盧笙却突然振奋,四顾查看,灵光一闪,看出其中一个破绽。

窜步上前,对一老一少的贩卒,轻声吆喝,问道:“记得昨天下午,你俩各自肩挎货篮,已过了哨卡,翻往台甬的仙居地界而去,为什么趁夜返回,一大早又重挎货物,候在此处?”

被喝问的,一老一少贩卒,也算是此条古道上的常客了,老的形容枯槁,貌似因为常年行走山道,积劳而成的体质虚弱,用一双如同死水般、波澜不惊的眼神,看着盧笙淡淡地说:“官人。小的,现今年老体弱了,昨天走在山岭上,北风呼啸,刺骨寒冷,一不小心跌倒在山岭上,把肩挎的一篮子上好鸡蛋,打破了。只得重返购置。”

接着,用一双感觉生活,遥遥无所期望的眼神,望着前方说:“薄小利微,怕是又要折了本钱,只是徒劳空乏脚力!”

老贩卒一只左袖空荡荡的,是个残废;小贩卒头发凌乱,蓬头垢后,怯生生地;俩人相依为命,看着就让人心生可怜。俩人多年来从台甬地界挎着海带、咸鱼之类,走街窜巷的叫卖,卖完后捎带一些本地小货物,往返在这古山道之间,以此谋生度日。

县令,喝住盧笙,叫他不要打乱头绪,刚才人们说的山怪,也是一条线索。

处州团练使、胡释等人示意,让盧笙盘问下去,看个究竟。

盧笙遣人,往山岭上查看,是否有鸡蛋打碎的痕迹。

问:“早上从哪个方向过来。”

答:“天刚亮就从南边过来。”

问:“昨晚歇在哪里?从哪里购得鸡蛋?”

答:“就离此处不远的‘柏杨’林场养鸡场,买的鸡蛋;晚上就借宿在那里的破柴房中。”

问:“为什么,要如此翻山越岭买些个鸡蛋,不好携带,仙居地界鸡蛋有的是,不会比我们这边贵。”

答:“‘柏杨’鸡场的种蛋好,非常适合孵化小鸡。”

县令一拍怕堂木,说:“休得胡言,此等冬季之时,何来孵化小鸡。”接着得意的捋起胡子。

老贩卒不慌不忙地的回答:“县令大人,有所不知,养鸡能手,可以初春一季、仲秋一季地孵化小鸡,而且我购得此鸡蛋,转托于欧越、闽界,我们俩地虽然间隔不远,却是南北时节差异明显,欧越、闽界那边只要不是深冬时节,天气温暖,如同我们的早春,仍然非常适合孵化小鸡。”

盧笙点头,表示有听说此事。县令再问他人,多有贩夫盐帮应证。县衙办案的仵作,也是见多识广,说确有这事。

刚挑明的破绽,看似又断了头绪。

盧笙俯耳,向处州团练使胡释,调派过来的俩位乡俑,耳语一翻。俩人往“柏杨”鸡场方向而去。

县令有些尴尬,就转向,重新审问起刘半仙来。稍等一会后。看似派往查看的人,不久之后就要回来了。

盧笙已有些等不及,胸有成竹地,大声一喝:“我早已看出破绽,只是不道明罢了。”

小贩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惊慌。

盧笙转身走出哨场栅门,爬上一块高大的山石,迎面对着浩大的北风,说:“真是东风不予周郎便!”

接着说:“请问今早的大风,从何方吹来?沿着山间小路,从南往北一直走来,正面迎着浩大的北风,我们的头发、衣带,该会是往哪个方向飘飞?”

众人心里说:“这个魁星爷,又在托大了,当然是往身后,南方飘飞。”看向一老一少的贩卒,根本没什么倪端,一种可怜同情之心由然而生。

见此,盧笙有点小得意的说:“可是这独臂贩夫老爷,挎篮上的细茅草头却是齐刷刷地倒向北方!”

老贩卒齐肩断了整条左臂,为了防止掉落,一直都是从右往左挎着货篮,并作绑带固定(因为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方便活动)。因此,如果一路从正南方走来,挎篮上的细长茅草头应该一齐倒向身后方向,但这老贩卒挎篮上的细长茅草头,却是齐刷刷地倒向身前方向。

经盧笙稍作分析,众人晃然大悟,老贩卒刚才有谎言,应该是从北边方向走来,而且路途不会太近。

侦破案件,据说都是非常注重细节,再作以下说明:

如果我们,亲身而为,长年劳作,会发现许多劳动者都是一位实体艺术家。

如这趁着冬季,裁剪果枝的农夫,会像一位园林家一样,把一棵棵桃李树,修剪的疏密有致、清浅横斜;一位砍柴的樵夫,会把一柄砍刀,打磨的锃黑光亮,那握手的刀柄,更是趁手如意;再如纺织的老奶奶,会靠着多年光阴积累、手感掌握,做出非常优美、旋转着的棉线条,等等诸如此类,根本不能一一尽数列举。

而这位常年依靠挎着货篮,谋生的老贩卒,用此地山间的特种龙须茅草,作为铺垫鸡蛋的上好保质材料,在铺垫时,无意识地发挥出了人类特有的“艺术天性”,把龙须茅草交织铺垫,图案精巧,整齐美妙,一层层,一头头细长的茅草头,柔顺优美,婉如天仙、淡黄的秀发,整齐地舒展于,整个货篮的边圈之外。

而那个北风一吹,一齐倒向,暴露创造了“她”的主人的行踪。

不必伤感,草根英雄,自有草根英雄,明朝的去向。

就往“高大上”处看,北宋末年秀丽、繁荣的江山,难道会没有被赵氏父子的“艺术才情”耽搁了的因素呢?

但是人类决不会,因为艺术中特含的、如上所述的残缺、遗憾之象,而抛弃艺术,艺术之美!

阅读刺岳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