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岳传奇

刺岳传奇

第38章鏖战不休之后带你去看满天烟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前一章《鏖战钱塘口》,跟许多烽火连天的神剧相比,跟历史上许多惊天动地的战役相比,或许真得微不足道。两方参战人数,不过二、三千人,或许你会嗤之以鼻。

甚至在汗牛充栋的史册中,也找寻不到,只有寥寥数语,似曾相识的暗战。有些还发生在我们大多数人尽情享受和平年代给予的幸福生活,以及被暖风熏得美滋滋的小日子当中。

总之,此战之后,近百年来,直到南宋末年,再没有金人、胡虏经由海上,从江口反窜偷袭,攻入都城,与他们的马步军两面夹击。而此战中,牺牲的都不过是一个个“无名”的英雄。

再说早些年,宋高宗坐镇临安,被金兵偷袭,只得从钱塘逃亡到海上,后又弃船登陆,流亡闽越。当时偷袭的金兵,以及连同前方先遣部队,也不过数千人。后来,尾随追杀的金国水兵,战船不过数只,人数不过千人。再纵深到内陆腹地,追杀的金国赶死小分队,有时不过上百人、数十人。

陈三娘就有好几次,私底下与陈二娘、小菊扼腕长叹,怨恨不减地回忆当年的“大逃亡”。所以说,就算是和平年代,也仍然需要有,振臂一呼的真英雄、无名英雄。

惊疑未定、有些狼狈的完颜洪烈,在海上与同僚们,商讨、总结本次战斗。曾经参与那次“大偷袭”、“大追击”的舰队长,说道:“王爷深入腹地,刺探宋国新建都城临安府,以及周边地貌、布防,真乃虎胆英雄也!”

又说道:“这次将计就计,试探性的进攻,没料想,会遇到如此有序、坚决地抵抗,还反中了埋伏。与以往上百年来,宋国只有区区几万,阵前不怕死的将士;而大后方芸芸众生官兵,纸醉金迷,一窝烂稀和泥的状况,大有不同。”

一位参军叹道:“也怪这罗刹江大海潮,要不就可以引出布防在运河口的小舰队,而我们可以里应外合,一举偷袭成功,以最小的代价,捣毁宋国新都城,捣毁拟建的水师码头。还有那擒拿器,真可惜!本来可以一举两得。”

完颜洪烈自是不语。尔后,说道:“功亏一篑。眼下,宋军大部队集结在前线,以为要挟我方,签订和约。后方国防空虚。据可靠消息,就在前天,这赵构老儿,正带队微服私访,检查这座新建的都城。如果不是昨天,那场莫名其妙的特大暴雨,这赵构老儿可要装模作样,以为鼓舞士气、赢得军心,与宰相朱胜非、殿前司高层军官,前来武林码头一带,指导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水师舰队。”

“也为以后逃亡路线,做准备。”

一行金国将士,也都扼腕长叹。

完颜洪烈转身,望着汹涌不休的大海,暗自思忖:此次和谈,不知情况如何。眼下金国与周边各族,结下的梁子越来越深,不是一年两载的事情。就像眼前这艘帆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还不快快趁着宋朝皇帝新的政治集团还没有稳固的时候,倾举国之力,灭了他。

这赵构,虽说不喜战事,看似软弱,但是治国经略、拢络人心,倒还是很有一套的。说是宋朝官民,纸醉金迷、贪图享乐、无多战意。可是随着,金国地盘的扩张,特别是占领了汴梁、江淮一带之后,我大金朝的官民,也多有贪图享乐、爱慕虚荣、不思进取的腐朽思潮。哪有祖上一辈,以偏居极寒,区区一隅之地,而能全族士民,同呵一气,勇猛征战,打下这超过原先领地,足足不下十数倍的大好江山呢?欲望、享乐,食、色、性也,难道真是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一面?

难道那个无手无足无眼的人,死不诲改的谶言,是真得?这些天恶梦不断的,有关大金女真族人的运数,会是真得?

舰舱外一位伤痕累累的獠牙铜面人,单膝下跪着。

一位副将小心翼翼地禀告道:“乞禀王爷,小王爷的尸身,在几位大金勇士的拼死护送之下,千里奔袭,正安放在舱外。”

完颜洪烈泪眼纵横,忍住心痛。一个多月,水路兼并,金国小王爷的尸身,虽做处理,但也是腐烂臭化,面目全非。

完颜洪烈轻轻盖上,儿子的面纱。转身扶起伤痕累累的獠牙铜面人,说道:“早就下命令,不要抢运他的尸身,与其他兵士一样对待,就地掩埋,或者火化。”

又问道:“掩目将军等人呢?”

答道:“已战死。三人一组两个小分队,只剩下我一人。实在愧对王爷!”

言罢,转身就纵向大海。

完颜洪烈身边幸存的一位武林异士,挥出长鞭,把他卷住,拖回甲板。此人大叫道:“掩目将军交待,有辱使命,护主不力,是活是死,都要把小王爷送回到王爷身边。完成这最后的使命,我们就当自行了断。不得苟活在世。”

此人想拔出匕首,再次自杀。完颜洪烈上前,一把打掉匕首,抱着这位金国小战士,失声痛哭,说道:“如果不嫌弃,我俩就认作父子吧。”

“千万不要,让我刚失去了一个儿子,又要失去你这样一位尽忠尽职的金国好儿子!”

船上所有将士见状,无不感动地泪红眼眶。

完颜洪烈命人把小王爷,抬回到小船中,摆放干柴、油布,亲自举着火把,点燃。在波涛汹涌中,送他上路,即是火葬,也是海葬。

完颜银术自觉有愧,下跪说道:“请王爷分派我几位高手,暗杀回去。一来报仇,二来找回罪魁祸首的擒纵器。”

完颜洪烈转身拭泪,说道:“不必。不必了!”

参军回道:“王爷早有安排。银术将军自管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再说。”

再说,马铎、李宝等人,护着中箭的赵每文,撤向安全地带。赵每文躺在叶晓艺宽大的怀抱中,紧握着他的手,处在半昏迷状态,轻轻念道:“我俩的血液混到一块了。”

箭上有倒刺,有毒,而且赵每文身怀铁甲,不能轻易拔出。敷了创伤止血药后,最好护送到不远的临安府兵营中,由最先进的军医进行治疗,特别是不要留下太明显的伤口,破坏了女孩子美丽的肌肤。

赵每文微微睁眼,看见满身伤口的叶晓艺,为自己奋不顾身,抵挡了数刀。此时,正关切的注视着自己。就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用一只手,哆嗦着指向怀中,示意叶晓艺,取出一物,一个小小的瓷瓶,跟在三叉口相遇时赠送的一模一样。

微声说道:“晓艺哥,你的伤口深、不深?快、快用这最上好的创作药,敷上。”还想自己挣扎着起来,为他敷药抱扎。

叶晓艺连忙说道:“郡主请放心,我天生健劲,又有塑甲锦衣护身,不会危及性命,只是皮肉之伤,流点血而已。”

握着小瓷瓶,连同郡主的小手,说道:“这创伤药弥足珍贵,估计就连宫中也是少有之物,郡主心怀天下苍生,快快留着,为以后征战时备用。”

赵每文轻轻一笑,差点呛出了血,忍着痛,继续说道:“你那还有吗?敷空了吧。听说,连马屁股都用我这药来擦,还给……给飞……禽,给这、给那用的,哪叫弥足珍贵,哪叫廉价无耻……要不要掌你……个耳光。”

言罢,自觉失语,却又举手,想做打他状,牵动了伤口,疼昏着心想:此话,他会不会放在心上,不欢喜了呢?

前头驾马的马铎勒住缰绳,喝道:“前方何人?”

月夜中,林荫小道上闪出一小队人马,一人拱手道:“马都统制,我乃太医局博士,听说附近,有我朝将士,与金兵鏖战,特带队前来医治。洪雨刚过,再加上河滩湿滑泥泞,如有刀伤,一旦被腐泥污水沾染,极易感染、发烧,得破伤风之类的并发症,所以只管赶来,及时为伤员,疗伤清毒。”

李宝心想:这南宋官兵,看起也不都像所说的,还是蛮有觉悟和战斗感的。”

马铎看他们装备齐全,其中又有熟脸之人,就掀开车帘,只见赵每文已经完全昏迷了过去。

就问道:“你们太医局,有医治外伤高手吗?”

其中一人回道:“这位就是太医局程博士,最擅长外科医术了。”

马铎握刀说道:“快快上来抢救,马车中的这位伤员。”

程医博士用特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医用挫刀,挫开铁甲,环顾四周,说道:“是位女军官,大家是不是要回避一下呢?”

马铎跳出马车,又钻了进来,说道:“我俩是历经生死的战友,从不拘泥这些小节。”就侧身倚靠着。

程医博士叫了一位太医局女学士,一起抢救。

李宝持枪警戒。偷瞄了一下,被硬拉下马车,进行疗伤的“准附马”,暗叹道:这身材也太棒了!难怪能勾搭上郡主。

却见正在为“准附马”背上疗伤的太医学士,看着这人背上的刺青图腾,面露异样的神色,一边敷伤,一边忍不住地观摩,欲言又止。

一位专管递送药物、器械的医士奔走了过来,说道:“动作麻利点,这人也有伤得不轻。”两人貌似作了一个小动作。

此人走向马车,从中递送。突然,溪林上空,一声凄厉惨叫,一团黑影压了过来,此人心中一惊,手中器药掉落,连忙捡起。

李宝窜上前去,持枪假作冲刺,轻喝道:“此药不得…….。”没等有意拖延“捡回”,两个字说完。一把飞镖射了过来,李宝翻空躲过,同时叫道:“露陷了,附马爷,小心身后之人。”

递送药械的那人转身想逃,被李宝一枪撂倒。马铎一听动静,连忙用刀架住程博士和女医士。

周围,四把暗藏的短剑,连人带剑飞刺,撞向马车。

却被忽如其来、从天而降的两具尸体,挡住,刺中的是它俩。四位刺客,被也一直处于警戒状态的四位近卫军,用四杆铁枪,从身后刺穿背脊,闷声惨叫。

鹰击长空,这两具从天而降的尸体,是独孤江郎和小周头的杰作。独孤江郎,一端系着绳索,借助两只巨鹰的飞冲之力,施展绝世轻功,正飞越在钱塘江边的溪林之上。杀掉了俩个暗伏树上的追杀之人。

众人抬头,只见溪林上空,一把闪着金光,一把闪着银光的利剑,刺向独孤江郎。其中一人轻喝道:“这世上也只有我,黄初平的真传弟子,能制衡你这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江郎‘大前辈’了。”

三人在树稍上,如履平地,鏖战了起来。其中一人,借机飞冲,上了云宵,一把割断连着驼鹰的绳索,笑道:“独孤江郎,在轻功上,估计不会在我之上。”

割掉了绳索的两只驼鹰,几声戾叫,根本不听小周头的使唤,冲向江边的溪林。

前方,两位偏将模样的人,冲杀叫道:“前方溪林中,像有擒纵器,正搁浅在那里。”

叶晓艺的“打岩师傅”,浒沉镇项师爷,正押运条石来到临安府,想在城中谋份本地已经不好找的石匠活。可眼下,正被几位乔装打扮的金人,架着刀子,摇船,来拖运搁浅的擒纵器。听闻眼前景象,才知道他们的意图,仰天笑道:“虽说只是村野匹夫中的一名小石匠,但也知道忠义二字。可笑得是,你们冒死争抢的甬,我见得多,那里还有一个,要不要带你们去阎王殿上取?”

一边说,一边接连撞翻数人,被金人砍中数刀,折断船橹,仰天而去。

水流湍急。岸上的金人与反叛之人,只得用马匹拖拉,想从岸上突围。

刚才喊叫的两位偏将模样的人拼死奋战,却被金人,拖着铁甬,夺路而走。

正当金人已为得呈。俩位小将,横枪立马,拦住去路。欲知俩小将,为何许人,请听下回分解。

阅读刺岳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不格小说网(www.tuxu.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本页

更多好看的小说